高淑貞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也在飛速的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無疑促進了社會當中的各個行業發展。對于公司發展來說,很多公司為了可以更好的在行業當中立足,所以在公司經營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采取了上市的經營模式,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說,上市公司再其后的發展過程當中,面臨著很多現實的發展問題。藉此,本文立足于現階段上市公司的發展大體情況,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設就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國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綜合國力有了顯著的提升。經濟與科技等方面的快速發展,為社會發展及社會當中的各個領域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動力。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國家的商業企業高度繁榮。眾多的商業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進一步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所以我們應該進一步保護上市公司可以更好的發展。不得不說的是內部的控制體系將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因此,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設探討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設意義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我們國家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域,上市公司作為我國經濟體制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在實際當中具有鮮明的社會價值。但是隨著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多,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缺失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而這一問題也是阻礙上市公司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這一問題出現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國內很多的學者與專家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給出了很多的建議。但是通過對于這些建議進行研究筆者發現,這些建議當中并沒有對上市企業內部控制的外部評價與內部評價做出簡介與區分,而這一問題也使得政府當中的監管部門及公司內部的實際操作者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發生混淆。也使得利用內部控制評價來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1]。
就目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說,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方向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方向是立足于公司高層的領導角度,來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另一個方向是立足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角度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而對于如何利用合理的內部控制及外部控制手段來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還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在2002年,美國出臺了一部關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法案——《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2]。在這個方案當中,進一步強化了對于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及信息披露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之上也給我們國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啟發。于是很多的上市該公司便開始效仿國外的一些做法。但是我們知道,美國各個國家的經濟體制與基本國情與我們國家并不相同,所以全盤效仿的結果就是失敗。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應該結合我們國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多管齊下,在不斷加強我們國家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與內部評價制度完善的同時,著力構建我國上市公司的外部評價體系[3]。
二、現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制度進一步完善,監管力度進一步增強。可以說我們國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已經趨于成熟,但是如果不對這些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那么就無法了解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而同時也無法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環節,這樣就沒法切實的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改進。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上市企業往往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忽視內部評價體系的建設。這一現象也使得現階段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很多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將會結合實際情況是,對上市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總結[4]。
(一)評價主體不夠明確
對于內部控制評價主體來說,很多人對其的認識往往集中于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及外部的會計部門。立足于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來說,內部的審計部門是在我們國家的政府支持之下而進行確立的。并不是企業自身的需求,所以這一部分的建立呈現先天不足的問題。目前企業內部的審計無論是從審計的深度及廣度,還是從審計的規范等方面都沒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加之內部制度評價仍然得不到相關的重視,所以現階段上市企業的內部評價往往流于形式。而筆者認為,內部評價機制的主體并不需要對其進行固定,其既可以是審計委員會也可以是公司內部審計部門[5]。
(二)評價方式過于簡單
就內部評價的基本工作內容來說,它應該是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必須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來達到評價目的,以此為基礎不斷的提高上市企業內部評價能力。現階段的內部評價工作一般都是利用內部控制調查表等一般的主觀評價方法,但是利用這些方法將會使得企業內部的控制效率進一步降低。有一些上市公司雖然本著學些的態度,向西方國家進行了借鑒。但是因為西方國家與我們國家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借鑒來的方法也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在我們國家當中,任何事情都是礙于情面,所以最終的內部評價成為了一種擺設。筆者認為,只有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真正成為了公司領導層面的需求時,其基本的評價方式的才會更加的豐富。
三、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思考
既然是內部控制,那么就應該立足于企業的內部來進行考慮。從實際的發展情況上面來看,內部控制將會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利益,所以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評價政府不應該過多的干預。有關部門除了對企業內部控制做出具體的指引之外,還可以借鑒中國銀監會的方法,即加快構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外部評價體系。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通常情況之下,大多數企業會將社會中介作為評價的主體。但是筆者卻認為,上市公司的主體應該包含了投資者、債權人和其它利益相關者。雖然在實際情況當中,由于信息缺失等客觀原因,往往將投資者、經營者推到了評價主體的問位置,但是其它利益相關者也不能缺位只有評價的主體多元化,才可以對上市公司進行合理的約束[6]。
(二)評價內容深刻化
現階段,上市公司的內部評價大多是針對形式而不是針對實際內容。所以要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的內部評價范圍,通過對于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進一步清晰影響控制活動的因素。
(三)將定性與定量結合起來
定性評價方法主要是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可操作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評價。定量評價方法需要建立定量評價標準,通過內部控制制度評價的數學分析模型來評價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內外部評價應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考慮擴大定量分析評價的范圍[7]。
四、結束語
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說,上市公司已經逐漸在社會當中站穩了腳跟,成為了我們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因此,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證上市公司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就需要幫助上市公司解決現階段所面臨的問題。綜上所述,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不完善甚至缺失是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文針對上市公司所表現出的基本問題,提出了落實性的建議。雖然當下上市公司中的問題仍然存在,但是改革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堅實的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王攀峰,張萍,唐曉鳳,袁建華.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與優化實證研究——以交通運輸、倉儲業為例[J]. 中國農業會計,2013,07:53-58.
[2]李穎琦,陳春華,俞俊利.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信息披露:問題與改進——來自2011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證據[J]. 會計研究,2013,08:62-68+97.
[3]魏巍. 基于灰色層次分析的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型——以上市公司為例[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2:27-29.
[4]張兆國,張旺峰,楊清香. 目標導向下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構建及實證檢驗[J]. 南開管理評論,2011,01:148-156.
[5]鄭樹旺,宋憲華. 基于效率評價和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研究[J].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1,04:111-119.
[6]杭建民,徐峰林,吳迎新. 基于要素與目標導向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 河北工業科技,2014,03:185-192.
[7]趙惠芳,謝楠,張璇.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系統研究——以采掘業為例[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9-16.
(作者單位: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