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靜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如皋校區)
讓個性生命在學習實踐中得到全面發展
——淺議班級教育
■ 魏靜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如皋校區)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必然會存在于一個班級中,因此班級教育是教育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對象。作為班主任,要把握教育的目標,樹立教師權威,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充分發揮主體性因素功用,以全面促進學生發展。
班級教育;主體性因素;教師權威
教育倡導“教書育人”,即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教人知識還要促其成人,也就是還要進行“德育”。“中國文化在開端處的著眼點生命,由于重視生命、關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德性這個觀念只在關心我們自己的生命問題的時候才會出現”[1],重視德育,即是重視生命。華東師范大學葉瀾、卜玉華等教授早年就提出并一直致力于“生命實踐”教育理念的探究,依照他們的教育思想,要實現教育“教書育人”的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回到對學生作為個體的生命實踐的關注上。
正如李家成在文章中所說,“在班級中,年級、社區、社會的信息直接或間接進入班級,全部的社會發展與人類存在的信息,都會在班級中存在與轉化,直接或間接地促成學生的發展。”[2]因此,以班級為單位來關注教育,關心學生的發展是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關注班級的發展,首先要明確班級的發展方向和任務。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班級來說,在班級的文化理論學習中,除了讓學生完成課表規定的課程學習任務,還應該結合班級學生的發展特點,比如結合語文教學,注重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訓練,加強學生演講、朗讀以及講故事能力的訓練等。技能方面,比如在學生的練字、練畫等方面,組織評比、展示活動,采取獎勵形式進行鼓勵,引導班級有效練習。
“教育所要實現的并不僅指兩個生命體之間的通達,也不只把自己限制在個人內在心性的世界,而是展開在人與人之間,展開在家庭、社群、國家、天下之中,與人關系密切的總體性的生活世界,只有這樣,教育所培育之人,才能立于天地之間,行走于人事之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3],對于班級的教育來說,就要把握好班級內學生之間,以及班級內學生與不同班級、不同年級甚至不同專業間同學間的關系。在帶班的過程中,還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之間交往的問題。進入本校前,學生大多未曾離開過父母,不懂如何自己處理衣食住行等相關的生活問題,衣服不會洗也不用洗,自理能力比較差。在班集體和宿舍集體中,學生不僅自己容易焦躁而且有時也對別人產生影響,這樣,同學間的矛盾就產生了。學習上,由于班級的特殊環境,學生大多是學習基礎較好且進取心較強,因此班級里同學間有意無意的競爭對比會讓他們產生很大壓力。另外,我帶的這個班級,全是女生,女生間的小矛盾也是時有發生。因此,對于班級來說,關心、關注學生的交往也是一個大的問題。在班里就曾出現過多次交往上矛盾的情況,有的是宿舍間不好相處有問題,有的是班里因為某些學習機會有競爭而產生敵對情緒。班級是一個集體,是一個小圈子,這個圈子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正如前面所說,學生有時會把社會上的交往關系、交往信息帶到班級里,而又未能在班里及時得到轉化就會出現問題。積極完成這種轉化是班主任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現在學生間的矛盾可能還有,但是比以前要緩和了很多,在處理這種矛盾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并要站在矛盾雙方的立場上去勸解引導。
“生命實踐”教育的倡導者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上逐步形成共識,他們認為,“生命實踐作為影響人的發展的諸因素中的主體性因素,意在強調人作為主體在自身生命成長中的決定性因素”[4],也就是說,在學生的成長中,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因素的作用,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要順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學生成為教育實踐中的主體。只有這樣,后天的教育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才能由可能狀態轉化為現實狀態”[5],教育的目標才可以實現。
我所帶的班級是一個定向班(班中還有幾個統招生),面對班級的情況,首先在班級教育中要以鼓勵為主,同時要獎懲分明。學生總是喜歡被夸獎的,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誰都喜歡有面子,被尊重。適當的鼓勵對學生是很受用的,班級中盡管有定向生和統招生兩類學生,但在教育方式卻應該保持一條準繩,這樣統招生會減少壓力,尤其若常被鼓勵,會更增強自信。現在某些統招生的成績都已與定向生持平甚至有超過定向生的勢頭,這就說明了這種方式的有效性。教育應“突破知識進路下扁平化、缺乏層次與境界的生命發展狀態”,“引導人向精神生命的境界超越,促進生命的立體有層次的發展”[6],這應該是現代教育環境下一個值得一試且必須一試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班級的教育中,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給他們創作機會,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培養其學習的廣泛興趣。面對班級技能練習任務比較多的情況,我嘗試組建較為“繁多”的組織者,每項任務都安排專門學生來負責,比如除了一般所學科目的課代表之外,在練字、練畫方面又設了漢字、黑板字、簡筆畫、讀書(閱讀)等課代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這就有力帶動了一些學習好但是活動能力不強和學習基礎較差但是活動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帶動全班相關任務的學習和練習,班級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隨著學生入校時間的推進,在班級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有不少同學的個人能力逐漸表現出來,利用他們的發展變化,合理引導并給其機會,讓其循序漸進地發展,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一種努力。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因素并不意味著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這其中要有必要的規范為前提,即一切活動要以學校的行為規范為本,并要遵循班級的班規和制度。學生可以有個性,但是不能任性,不加以合理的監督和引導,對于處在一個年齡敏感期的學生,就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發展危機。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約束力不夠,自律意識較差,會直接影響到班級學習的氣氛和氛圍,長期以往,班級的班風和學風就會出現較大的問題。班風不正,班級沒有約束和規范,則凡事都不能立,日常活動組織不起來,學習動力也會大打折扣。在跟學生的交流中,會發現很多原本可能不以為然的事情,如果不及時關注,往往極易發展成較大的問題。而且有些事情,即使班主任去關注了,也跟學生溝通過了,還會出現問題。
面對班級教育,發揮好教師權威影響力很關鍵。“教師權威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使學生信從的力量或影響力”[7],如果教師失去了教師權威,則不僅失去了作為教師學生對其應有的最起碼的尊重,也甚至失去了在教育中的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對于整個教育體系來說是這樣,班級教育也不例外。普通教育者,比如任課老師可能最主要發揮的是在所屬的本門課程中充分發揮其教師權威,而對于班主任來說,其面對的是一個班級,是一個學生群體,班主任本來對于班級的紀律和規范就要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教師權威的樹立更為重要。
對于正值青春期的學生而言,他們在思想和心智等方面都處于不成熟期,學生的想法會很復雜多樣,情緒也時常讓人難以捉摸,在遇到學習和同學交往中的問題時,就會表現出異常的言行。比如,有的學生會認為別的同學對他有意見,因此他就會對那個同學也反感,兩個人就互相猜測,甚至引發爭吵、大打出手的大事件。對于班級來說,有時的矛盾,還會發生在普通學生和班委之間,發生在本班與別的班級的同學之間。“心智服從權威,權威能約束其超出常規的活動,因此非常有助于撲滅一種傾向于正在形成的邪惡的意志”[8],教師發揮好教師權威的影響,班級規范明確,教師權威鮮明,學生明確了他應該遵循行為規范,并意識到了自己問題的嚴重性,就會自覺地去改進,這樣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班級教育中,更有甚者,有時也會遇到學生對老師的管理抵觸、抗拒等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從宏觀上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明了學生出現此種狀況的根源。此外,還是要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逐步樹立好教師的權威。發揮教師權威不是對學生亂喊亂叫,是要以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去感化他,去影響他,甚至給其以必要的震懾,這對于班主任來說,也是全面提高自己職業素養的內在要求。此外,在對班級的教育中,家長也應該發揮自己的協調和配合作用。學生的情緒盡管易變,但其思想相對來說還是很單純的,再加上學生本身對父母的依賴性就較強,所以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積極、正確引導很重要。以前遇到過幾次學生家長來找的現象,甚至有些家長盡管本身也是教師但面對自己孩子的問題,卻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愛之深,責之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家長可以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家校兩者能夠形成合力,對孩子的教育會更有積極意義。維護教師權威,家長也應該起到積極的作用。
[1]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
[2]李家成.論基于“班級”的教育學——從“班級”作為中國教育學研究對象的思考出發[J].教育科學研究,2016(1).
[3]葉瀾.“生命.實踐”教育學論叢(第三輯):基因[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5]葉瀾.論影響人發展的諸因素及其與發展主體的動態關系[J].中國社會科學,1986(3).
[6]卜玉華.“生命.實踐”:何以成為中國教育學的基本進路?[J].教育科學研究,2016(1).
[7]宋曄,牛宇帆.教師權威:愛與懲罰的道德張力[J].教育科學研究,2016(7).
[8]赫爾巴特.赫爾巴特文集(教育學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G645
A
1008-2549(2017)05-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