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小歡 周子宇 許禮發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
基于MOOC理念的醫學免疫學學習*
■ 路小歡 周子宇 許禮發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
近年來,“MOOCs風暴”席卷世界高等教育,也給高等醫學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有利于促進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而醫學免疫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將MOOC理念應用于醫學免疫學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醫學免疫學教育質量。
MOOC;醫學免疫學;學習方法;實踐應用
醫學免疫學作為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中的基礎學科,在揭示傳染病、腫瘤、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等發生機制及其診斷和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學習和研究也日益受到醫學生的重視。特別是隨著近些年來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免疫學知識更新迅速,抽象理論繁多。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到在有限短暫的課堂教學中難以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要點,另外學習效果也受到教師教學水平等因素影響。如今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與信息技術具有重要關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新人才培養、科研組織和社會服務模式”。而MOOC作為一種新興在線學習模式,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有利于高等醫學教育,本文筆者將基于MOOC理念初步探討醫學免疫學學習。
所謂MOOC,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語簡稱,是在線教育的高級形式,“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課程動輒上萬人,多則十幾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不受時空限制。MOOC本質上是公共視頻網絡課程的一個平臺,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通過互聯網媒介進行廣泛傳播,在不同地區任何慕課者自主學習所需學科知識,實現教育公平、自由及均衡化。可以說MOOC是21世紀促進知識教育普及及傳播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2008年,西蒙斯和道恩斯在曼尼托羅大學聯合開設的“關聯主義與關聯性知識”課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CCK08),CCK08 課程綜合運用 Facebook Groups、Wiki Pages等在線渠道吸引學生參與到課程內容之中。針對西蒙斯和道恩斯聯合開設的CCK08,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的戴夫·科米爾和國家通識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的布萊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首創了MOOC這一術語,由此MOOC在關聯主義學習理論下興起,國外出現了edX、Coursera等在線學習平臺。2012年,一種全新的在線教育模式在全世界蔓延開來,這一年被《紐約時報》稱為“MOOC元年”。而中國大學MOOC起步較晚,2014年5月網易云課堂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國大學MOOC”項目正式上線。學堂在線、果殼網MOOC學院及上海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聯合積極創建多種慕課平臺,2016年7月份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視頻課程,涉及面比較廣,參與高校眾多,可以預見MOOC將來會更加普及。
MOOC課程資源包含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的MOOC微視頻,輔之以MOOC微課件、微案例、微項目、微實驗等微素材資源,以及MOOC微“作業練習”為主,輔之以網絡在線答疑、在線測試、在線調查等自主學習活動的學習反饋。MOOC學習具有靈活性,新穎性,高效性,趣味性,互動性。學生登陸學習平臺,可以根據自身時間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反復觀看線上經典教學視頻,利用手機等便攜網絡設備隨時隨地學習,另外學生也能按照老師要求進行課后習題訓練,檢驗學習效果,利用論壇、郵件、QQ及微信等通訊工具參與師生及學生間互動討論,及時解決學習難點。學生在學習之余也可以反饋學習意見,參與課程建設改進,使得課程精益求精。
傳統教學模式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單向授課為中心,以書本學習為中心,學生作為信息接收“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進行記憶與背誦。大學的課堂教學程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考,學生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喪失興趣,缺乏主動學習動力,更不利于個性發展。而MOOC在線學習平臺將學習主動權交于學生手中,自己定制個性化課程,微視頻中穿插小問題,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式學習,積極參加在線討論,分析并解決問題,在學習之后進行檢驗評估,容易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不僅如此,MOOC也可結合“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等模式進行教學。
醫學免疫學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其內容單調枯燥,機制繁瑣復雜,學科交叉廣泛,相關知識更新迅速。縱觀免疫學,其知識基本分成基礎免疫、臨床免疫與應用免疫,基礎免疫包括免疫系統、免疫應答等;臨床免疫包括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腫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應用免疫包括免疫學檢測技術、免疫學防治等。MOOC理念強調以目標為導向的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交互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免疫學的基本知識綱要便是學習的目標,在MOOC課程里每節視頻課緊緊圍繞著一個目標主題或者多個目標集合進行講授,目標設置的數量和取得難易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醫學免疫學比較枯燥難學,理論性強,重視理解與系統性掌握。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也具有差異,掌握知識的時限不同,因此在教學中要格外注意學生個體化的差異。然而,在如今大學課堂上,往往是大班教學,學生眾多,課堂授課時間有限,不同程度的學生聽同樣的內容,師生間難有一對一的交流互動,教師水平也參差不齊,導致學生消化掌握知識的水平受限,更談不上個性化發展。而MOOC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理念,學習者可以自選學習內容和自定學習步調,另外MOOC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MOOC內嵌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情景。學習者使用移動學習終端設備,擺脫了傳統物理教室和實驗室的限制,將課程學習靈活地與學習者所處的特定學習情境融合,支持學習者開展基于情景的個性化學習。在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學習新知識,每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靈活調整時間與進度學習,制定自身個性化方案。在課堂上,教師從傳統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生的教練,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參與學生研討小組,回答學生問題并進行個別指導,全面提升課堂互動機會,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課堂。個性化學習強調了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因材施教,開放式教育中兼顧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
醫學免疫學領域進展迅速,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和闡明臨床疾病發病機制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醫學生基礎課程和主干課程,學好醫學免疫學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必須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如今大數據時代才能掌握主動權。而目前我國免疫學課程中已開展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基于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BL)教學法、“主線教學——課題設計”為基礎的課堂討論法、CBS-RISE(基于案例的學習和以文獻為導向的自我學習)教學法、體驗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及互動多媒體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師生互動,鍛煉學生多方面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而MOOC課程學習的重要理念便是自主學習,在大力發展“互聯網+”的今天,網上課堂提供給學生豐富的開放免費資源,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入學習狀態。自主學習既提供給學生主動學習的信念,變“要我學”為“我愿學”,甚至是“快樂中學”,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恒心和自制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僅要求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互相合作學習的能力,眾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思維的火花碰撞激發中,達到了“1+1>2”的效果。目前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教師也開始注重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例如PBL教學中的小組問題分析討論、基于案例學習(CBL)教學法中的案例討論以及互動多媒體教學中師生問答等,都涉及交流互動。互動性是教學必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留下思考的空間,培養其創新能力。而在學生之間交流討論中,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展現個人風采魅力,進行問題解決和自主建構,互相彌補不足,實現共同進步,形成學習共同體。MOOC平臺發揮了分享交流的理念,完備的學伴交互協作機制是MOOC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概括地說,MOOC擁有課程討論區學伴協商討論和學伴互評課程作業兩種交互協作機制。學生在線完成學習后可以在公共論壇討論區進行線上討論,提出學習難點,交流學習經驗,大家共同交流,便于教師把握學習難點,做到針對性解決,另外可以在討論區分享學習筆記及相關文獻資料,豐富學習資源。
醫學免疫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學與用結合才能做到牢固性掌握。傳統教學中學生們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呈現“學”與“用”脫節現象,比如學生學習了變態反應后能否正確理解并合理解釋青霉素過敏機制。人本主義教育的起點不是學生要學到哪些知識,而是要遇到和解決哪些問題,問題解決成為教育哲學的第一概念。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自然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融為一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帶著好奇心出發,提出問題進行探究,主動發掘出知識,變“灌輸式機械學習”為“探究式學習”。MOOC課程較好踐行了探究學習的理念,在每個微視頻中穿插了大量經典問題,學生可以在學習前后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做到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就像通關游戲一樣,在樂趣中學。另外教師可以在討論區發布一些問題,提供一些有價值線索,實施一些答題獎勵措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增強交流互動和學習興趣。
MOOC課程平臺帶來了教育的巨大變革,也推動了學習理念創新。學習是一個理解與掌握,進而進行實踐強化的過程,本質上學習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備手段。MOOC理念應用于新世紀醫學知識學習,強化目標為導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突出個性化學習,增強師生朋伴互動,落實探究式學習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鉆研、大膽質疑、敢于創新的精神。學生在學習免疫學過程中體驗到枯燥難懂,就要追根溯源,革新學生的學習方法及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用更好的理念、工具媒介進行學習。我院積極推廣應用MOOC理念學習醫學免疫學,取得了顯著效果,學生對免疫學學習信心增強,對教師教學滿意度評價優秀,免疫學結課考試掛科人數與往年相比明顯減少。
MOOC作為一種新興學習平臺,帶來了新的學習模式。從知識創新的角度,MOOC是一種新型的知識創新平臺,它引導學習者創造性地重組信息資源和自主探究知識,支持學習者在問題場域中通過協商對話激發靈感和產生新知。MOOC的開放性根本特征也使得遠程教育在大眾中得以更大普及,學習者可以低成本甚至免費利用大量優秀學習資源。另外MOOC帶來了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交互學習及探究式學習等新理念,對于醫學免疫學學習很有啟示,將其理念進行充分挖掘融合,可以使得理論學習難度下降,將來也能應用于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目前MOOC的內容及內部特征逐漸豐富,國內的平臺資源建設興起,但是課程資源的質量建設是關鍵,免疫學的課程資源很稀少,其MOOC課程需要積極創建。總而言之,結合MOOC先進性理念與學科特點,進行醫學教育創新性改革,對今后高等醫學教育發展很有裨益。
[1]徐龍,李群,張林杰.如何調動學生在醫學免疫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7).
[2]溫靜,李小艷,梅愛紅,等.MOOC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啟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9).
[3]陳肖庚,王頂明.MOOC的發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11).
[4]朱曉蕾,王敏,盧朝暉,等.國內外MOOC醫學課程對比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5,24(9).
[5]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基于MOOC的翻轉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33(9).
[6]闕明坤.慕課掀起大學教學革命[J].教育,2013(26).
[7]金伯泉.醫學免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8]王永固,張慶.MOOC:特征與學習機制[J].教育研究,2014(9).
[9]馬櫻,金伯泉.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國內醫學免疫學教學改革中的實施和應用[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9).
[10]許禮發,周子宇,張榮波,等.互動多媒體在醫學免疫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5(11).
[11]John Daniel.Making Sense of MOOCs:Musings in a +Mase of Myth,Paradox and Possibi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ve Media in Education,2012(3).
[12]周陽,蘇立平,孫計桃.基于MOOC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5(10).
G642
A
1008-2549(2017)05-0101-03
安徽省提升計劃臨床醫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基金資助項目(zy201413);安徽省臨床醫學專業卓越計劃基金資助項目(zjjh201311);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NO.201610361102);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NO.2016103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