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東
有的放矢,有效疏導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
■王中東
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難點。準確地把握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務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單親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失去父母其中一方的關愛,學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學生會感到極度自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有的學生會找不到安全感,從而迷失在網絡游戲等虛擬的環境中;還有的學生可能會產生抵觸學習的厭學心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就需要我們建立健全的檔案,對癥下藥。
首先,要對學校學生的家庭狀況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建立學生檔案來方便與其溝通。其中,單親家庭學生的家庭狀況更應該格外關注。檔案應該包括最基本的幾個部分:學生姓名、班級、父母離異時間、學生學習成績、業余愛好、特殊表現等幾項。對學生的基本狀況了然于心之后,再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狀況制定學生的心理輔導方案。筆者曾經遇到過一個因為自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而極度自閉的學生。在建立學生檔案的時候我看到他的特殊表現是不愛與人溝通,所以我就針對他的情況制定了一套心理指導方案。每周我都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和他聊天,開始是一些輕松愉悅的話題,后來會慢慢聊一些他心里的想法。一段時間過后,我會漸漸帶一些別的學生來,我們一起聊天。隨著人數的慢慢增加,他也漸漸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打開了自己的心房。經常能看到他和其他學生一起玩耍了。
建立每個學生自己的檔案,根據個案進行獨特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單親學生的心理問題。
根據建立的檔案,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很多單親學生共有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卑”。由于自己的家庭與別人不一樣,有的學生會覺得是因為父母不喜歡自己所以才會離異,還有的學生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不能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提并論。針對這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幫他們找回自信。
為了讓這些學生找到自信,全校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活動內容各種各樣,但是還是以集體游戲為主,有貼人、擊鼓傳花、你做我猜等。每個游戲都會有很多的獎勵,只要參與就有獎,這樣有的學生即使在游戲中并不出眾,也能得到獎勵,無形中會對他們形成一種激勵。在活動之前,特別叮囑每個班的班主任一定要鼓勵自己本班的單親家庭的學生參與進來,并且每一個游戲關卡成功之后一定要對他們給予激勵,讓他們對自己建立信心。
組織活動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全校參與,是為了讓單親學生融入集體,設置獎勵,是為了讓他們相信自己,我可以做到。一個學期進行幾次這樣的活動之后,能感覺到單親學生的整體狀態有所改善。
單親學生的問題如此突出,并不只是學生本人的問題,家長也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在學生心理恢復的這個階段,學校一定要和家長形成網絡,實時互通消息,“解鈴還須系鈴人”,家長才能從根本上打開孩子的心結。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校從學生的在校表現發現問題之后,要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家長,家長和學校聯手解決問題,“雙管齊下”才是硬道理。一個學生,父母離異之后和父親一起住,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很少有時間陪他,所以他一直覺得父母都不喜歡自己,從此沉迷于網絡游戲。我聯系到了該學生的家長,進行了一次家訪。學生、學生家長還有我,三個人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進行了一次長談。我將學生的想法告知家長之后,家長眼中有淚光閃爍,隨即解釋道,因為離異,所以才拼命工作,想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從而彌補破碎的家庭給學生帶來的傷害,然而沒想到自己的這種想法竟然給孩子帶來了這么大的困惑。學生在聽到家長的解釋之后,好像一下子感到了釋然。從此以后,這位家長每周都會抽出時間來陪學生一起運動、學習、旅游。這個學生也徹底從網絡游戲中走了出來,成績回到了正軌,整個人精神狀態都比原來好了很多。僅僅是一次家訪,就打開了學生和家長之間的心結,何樂而不為呢?
在中國,家長和孩子的感情都是含蓄的,愛,總是不易說出口。也因為這種含蓄,導致學生和家長之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單親家庭中,一個小小的問題都可能被放大,成為學生各種叛逆行為的導火索。這個時候,就需要校方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一起幫助孩子走出陰影。
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建立完善的檔案并不斷更新,組織集體活動幫學生找回自信,并且和家長實時互動,引導學生一步步重返陽光。■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城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