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英
從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競賽看數學之美
■陶云英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以下簡稱“華杯賽”)是為了紀念和我國杰出的數學家華羅庚教授,于1986年始創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近30年來,“華杯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賽事和五屆“華杯賽”精英賽活動,累計超過40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了比賽。2016年3月21日上午,在廣西民族大學西校區舉辦了第21屆“華杯賽”決賽,其中,初一組獲獎人數224人,初二組獲獎人數為93人,“華杯賽”一貫堅持“普及性、趣味性、新穎性”相結合的命題原則。通過這項賽事,激發了廣大中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普及數學科學、引領學生發現數學之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國數學家M·克萊因曾說:“音樂能撫慰人的情懷,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而數學能提供以上的一切。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和定理法則,在生活運用等方面,都向人們展示著它的內涵美。”數學之美,并不像美術、音樂那樣觸眼可及,它需要學生用心揣摩。作為中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大自然、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奧妙;從一個個美妙的數學等式中發現數學的美妙;從一個個不可思議的數學算法中發現數學的奇妙,最終領會數學之美。
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數學無所不在。”這是對數學與生活之間關系的最精彩描述。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如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中的數學。以黃金分割這一數學定理為例,它與生命、生長發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向日葵的外形就包含了這樣一種黃金分割的原理。向日葵的花盤上的螺旋線,每一條都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若有21條左螺旋,則必有13條右螺旋,總數34條,13與21的比值恰好是0.618。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各種黃金分割的例子,例如,美術構圖中我們講究黃金分割,購物中,吳振奎先生提出一個消費模型:小康型消費價格=0.618*(高檔消費價格—低檔消費價格)+低檔消費價格。這是黃金分割的一個美妙應用,用小康型消費價格購買的商品既能讓人心理舒適,又經濟實惠,這是數學在生活中實用的美妙的例子。
再比如,我們生命的密碼DNA可以用來解決一個現代數學問題。這就是由意大利數學家孟格爾于1930年首次提出的著名的推銷員問題:n個城市,一個推銷員要從其中某一個城市出發,唯一走遍所有城市,再回到他出發的城市,求最短的路線。例如,你要從西安出發,經過長沙、重慶、成都、武漢、桂林、廣州、福州等七個城市推銷自己公司發明的一種新產品,在不考慮什么樣的順序,也不考慮是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只考慮如何設計一條最經濟的路線,做到既不重復,又要經過每個城市。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在于隨著N的增大,運算步數呈指數級增加,需要的計算能力越大。普通的半導體計算機,算計這樣的問題要兩年,而用DNA計算,問題迎刃而解。
數學的對稱之美蘊含在各種建筑物中,如法國的凡爾賽宮、中國的故宮,建筑物沿著中軸線呈現對稱之美。故宮中的各種建筑,除了以中軸線為對稱外,還用了各種手法,如殿基的處理、殿頂的形式、屋脊獸的數目與分布、彩繪圖案的規制等都突出了對稱結構,展現了對稱帶給人美的享受。
數學對稱之美,蘊含在各種對稱圖形及利用對稱求解數學題目的過程之中。例如楊輝三角的兩條斜邊都是由數字1組成,而其余的數則是等于它肩上的兩個數之和,楊輝三角與二項式乘方展開式的系數規律緊密聯系。
羅素曾說:“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它,則具有至高無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這種美不是投合我們天性的微弱的方面,這種美沒有繪畫或音樂的那些華麗的裝飾,它可以純凈到崇高的地步,能夠達到嚴格的只有最偉大的藝術才能顯示的那種完美的境地。一種真實的喜悅的精神,一種精神上的亢奮,一種覺得高于人的意識——這些是至善至美的標準,能夠在詩里得到,也能夠在數學里得到。”數學的奇異之處不是表面的感觀,而且是要用思維來體會的。中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奇異美是數學美的另一種體現,它充分地展示了數學思想方法的獨創性和新穎性。如: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6是一個非常“完善”的數,與它的因數之間有一種奇妙的聯系。6 的因數共有 4 個:1,2,3,6,除了 6 自身這個因數以外,其他的3個都是它的真因數,而把6的所有真因數都加起來,正好等于6這個自然數本身!28也是一個完全數,它的真因數有 1,2,4,7,14,而 1+2+4+7+14 正好等于 28。若一個自然數,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約數)的和恰好等于它本身,這種數就叫做完全數。完全數有許多奇特的性質:1、它們都能寫成連續自然數之和。如:6=1+2+3;28=1+2+3+4+5+6+7;496=1+2+3+……+30+31。2、它們的全部因數的倒數之和都是2。就這樣,本來一系列不相干的數學,卻因為數學的特殊性質而聯系在一起,變幻出奇妙的規律,這樣變幻莫測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正是數學奇異之美的又一體現。■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