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福泉 王 靜
讓教育設施設備最大限度地使用起來
管福泉 王 靜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設施設備更新越來越快。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教師跟不上節奏,而淘汰速度又太快,教育設備設施閑置浪費的現象屢見不鮮。那么,該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讓教育設備設施最大限度地使用起來。
教育設施設備的配置一般都是由上級主管部門通過招標的方式采購的,而一般來講,招標是需要對外公示的。公示就是設施設備信息的公開,學校負責教育設施設備的總務處負責人要有信息意識。掌握了信息,就應該能第一時間獲得相關設施設備全部信息,并進行研究。這種研究要深入,要熟悉設施設備的每一項功能、優勢、操作流程等。這樣的了解要全面,要在了解新功能、新優勢等的基礎上,了解其存在不足,提出解決的方案。
設施設備的推廣使用首先要靠總務處負責人,他承擔著全校教師的培訓或指導,因此提前學習設施設備的使用尤為重要。
當設施設備進入安裝階段時,總務負責人要全程參與,了解每一個安裝步驟,了解每一個接口,勤學多問,真正成為設施設備的維護專家。
當設施設備安裝完畢后,總務負責人就要請相關人員先對自己做培訓、了解如何使用、了解如何維護等,成為設施設備的行家里手,為接下來的培訓和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施設備確認安裝后,教研部門的培訓使用方案就要提前謀劃。方案要翔實、要科學、要有可操作性,要具體到請專業人士如何一步一步地教教師使用等。
設施設備完成后,教研部門要組織全校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慢慢推進所制定的培訓方案。
教師長期處于半封閉的生存狀態,在接受新生事物時總是或多或少,慢人一步。因此,找到一個合適的培訓人士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個培訓員可以是總務負責人,也可是廠家的培訓人員,甚至可以請專家高層指導,但最重要的是耐心,要能精準“扶貧。”
在集體培訓完成后,要發揮總務負責人行家里手的作用,做到隨時隨地指導。不能讓任何一個教師因為畏難情緒而放棄學習使用新設施設備。
經過完善的培訓,學會操作使用應該比較容易,但要積極普及推廣還是要下一定工夫的。教師懂了,不代表會用,因此,就需要通過多種形式鼓勵教師進行普及推廣,如賽課等。
賽課不但是學校一項重要的教研活動,更是推廣使用新設施新設備的關鍵一步。同時,在賽課的評分標準中加入一條“設施設備使用情況”。這樣就可以倒逼賽課教師使用設施設備,而一般來講,參加賽課的教師都是學校的精英,學校的精英層推動了,剩下的教師推廣使用指日可待。
賽操作指的是基于新設施設備的熟練程度。這項比賽要求全參加,重點不在比,在于練。可以先請操作熟練的教師上臺示范,然后大家一起操作,按時間順序排個名詞即可。
教學部門可以安排專人每節課巡視課堂,記錄設施設備的使用情況,每天一反饋,每周一小結,每學期一評比。
當然,賽事可以多種多樣,還可以設定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潛移默化地推廣新設施設備的使用。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育設施設備,都在不斷變化,因此,學習應該成為我們教師終身的活動。學校要想方設法鼓勵教師學習,接受新事物,嘗試新事物,與時俱進。一旦教師形成了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什么新設備新設施都能手到擒來地充分使用,設施設備浪費現象將無處遁形。
要想使原有的設施設備不浪費,只有讓它們被廣大教師最大限度地使用起來。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武警石家莊士官學校訓練部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