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宏
一件突發事情的處理和思考
劉加宏
有一件事一直記憶深刻,有一年5月20日,因為這是民間的“我愛你”的日子。那天我們全體教師晚上7:30政治學習,政治學習的時間比較長,大約到近10點鐘才結束,會議結束后,學生就下晚自習了。我到辦公室休息了一下,這時有個學生跑來告訴我,問我知道晚自習班上發生什么事知道嗎?我說不知道,能有什么事?當學生告訴我后,我確實驚呆了。
學生告訴我,因為那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之前班兩個男女同學交往就很密,男同學為了表達他對女同學的好感,在第一節晚自習下課的時候把事先買好的玫瑰單膝下跪獻給女同學,這本來沒有什么,關鍵是在班上男同學們的起哄之下,男同學當著同學們的面擁抱了女同學,這本來又沒有什么,更關鍵的是在男同學們的起哄之下,這兩個人在班上當著同學們面接吻了。事情一步步走向了出格,有傷風化了。
這件事情如果有學生回家告訴父母,再在社會上傳開,將對學校、班級、當事人都會產生極壞的影響。怎么處理呢?
第一,按兵不動,了解情況。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已經下晚自習,住宿生已經回宿舍,走讀生已經回家,雖然心中很生氣,但是也不至于夜里打電話給雙方父母,只好作罷。更主要的是,我還沒有去向當事人雙方和其他同學了解情況。
第二天早上,我一開始既沒有找當事人,也沒有找班干,先找其他在班上默默無聞的幾個同學了解情況,因為我怕當事人認為誰向我告密的,會帶來同學關系的惡化。在我了解了幾個同學之后,學生說的情況基本和之前告訴的同學所說的相符合。
第二,當面談話,約見父母。了解基本情況后,我先把女同學找來談話,她對做的事給予了承認,但是她說一是沒有考慮那么多,二是不好意思不給男同學的面子,因為是比較要好的同學。我只能說這是公眾場合,是不能做這樣的事情,會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并且不利于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建設,傳遞的也不是正能量,而且嚴重違背了中學生行為規范,以及一個女生最基本的矜持、自尊、自重的情操。女同學聽了眼淚直流,也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然后找男同學談話,他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隱瞞,也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說獻鮮花只是覺得好玩,沒有想那么多。后來在男同學的起哄下,頭腦就糊涂了,一發熱,做出了很出格的事情,覺得對不起教師、同學和學校。在經過當事人同意后,打電話給雙方的父母,要求父母下午到校談話,再共同對當事人進行教育。最后為了整肅班風班紀,以儆效尤,責令雙方父母把當事人帶回家教育,要求當事人回家好好反省。
第三,消除影響,正面引導。這件事畢竟不是什么好事,在學生中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把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下午召開了班會。一方面,對當事人做出嚴格的批評;另一方面,重新學習中學生行為規范,提出學生最基本的應該關注什么,并做出嚴格的要求;最后要求學生談談對這件事的認識,學生都說這件事確實做得出格,影響了班風和違背了校紀,認識到男女同學應該正確交往,男女同學有相互愛慕之心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影響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更不可以做出出格的事情。要求同學們對這件事不要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再談,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這件事在經過這樣處理后,學生基本也認識到其中的危害,基本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那一屆學生后來在高三畢業時基本都考上了本科,當事人雙方都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
事情雖然過去了好多年,但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社會現象的認識。社會現象包羅萬象,不勝枚舉,當然無外乎從符合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大的方面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但是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心智還未成熟,對問題認識難免不到位,甚至存在模仿的傾向,他們不能區分好壞,或者不分場合的模仿。正如上述的兩個學生在班級模仿社會上的男女談戀愛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成年人在生活中各個方面包括媒體的宣傳能夠做好小孩子們的表率。可我深深地知道這是何等難,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上始終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這必然給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帶來很大的被動。
2.家庭教育的引導。社會不正常現象的存在,必然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小孩畢竟從生下來到性格的養成,基本是和家長生活在一起,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小孩的直接影響是顯然的。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這就要求家長能夠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小孩的,另一方面要從正面引導小孩認識社會上的人和事,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進取向上的心態,一個正確認識社會上存在的不正常的心理。否則會讓小孩形成一個不完整的性格,將來在走上成熟的道路上會吃很多苦,會走很多的彎路,也會對父母自己及社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這時你再和小孩談什么道理,怎樣認識問題,可能是任你海闊天空,他們則清風明月。家庭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3.學校教育的重視。學校的教育承載教書育人,通過書本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要能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明白做人的道理,進一步認清社會上的人和事。因此學校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不能一味地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其實,現行的教學大綱中各門科都有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應該貫徹到各個學科的每一節課堂教學中。班主任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期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才不會犯一些低級趣味的事,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繁重的學習中去。
對于學生的教育涉及社會、家庭、學校三個方面,要想使學生的素質提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需要這三個方面聯合起來,齊管共抓,相互配合,每個方面都應該負起責任,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的社會新人,才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在將來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儀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