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旺
念好四字經,建設校園文化
陳從旺
“經濟決定今天、科技決定明天、教育決定后天、文化決定永遠”。校園文化是學校最靈動最具生命力最具影響力的符號和元素,是師生學習工作乃至成長成才最重要的環境和家園,離開校園文化的建設,學校就失去了內核與靈魂。念好“德、活、實、優”四字經,切實提升校園文化的實效性、長效性。
校園文化以文化人,厚德載物。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引領人的德操品行。因此念好“德”字經,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第一要素。校園文化應回歸傳統文化,回歸經典國學,回歸民族文化的精髓,回歸中華文化的厚重,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詞。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學生在其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核心價值觀體系,是對學校工作的科學引領。在“德”的統領下,挖掘校本資源,把脈文化主題;認識到文化建設的根在哪,魂在哪,從而在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上應該怎么選擇,圍繞國學經典、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對校園文化進行設計、建構、生成。突出校園文化“立德樹人”的教育本真和辦學目標。只有在“德”上做文章,下功夫、謀發展,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通關密碼。從墻壁到走廊、從教室到操場、從景觀到字畫,無不洋溢著品德的高尚、品格的光芒、品行的力量。讓師生徜徉在文化的家園,精神的樂園,修德、啟智、成長、成才。
創建有效載體,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建設有抓手、好著力。載體好比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打個比方,文化是航海家,載體是船,只有船兒載著航海家方可遠行。要念好“活”字經,靈活地創建適合校情的文化建設載體,增強校園文化的實效性。一是找準載體,切中要點,靈活選準著力點,創造性地開展文化建設,厘清學校的校情、歷史、人文、地方底蘊與特色等,選準文化建設的載體與抓手,使校園文化建設既有特色,又有個性;既有厚重感,又有時代感;既有傳統經典的弘揚,也有時代元素的張揚;杜絕文化建設的“功利化、表面化、形象化”等不良行為。二是注重載體創新,增強活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源泉”。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新瓶裝舊酒”,創建本土資源式、歷史淵源式、校名寓意式、人物榜樣式、人文物化式、主題傳承式等文化載體和形式,使文化建設的形式、舉措、載體、活動等充滿靈氣、棲息詩意,讓師生徜徉在校園文化的海洋,沐浴校園文化的陽光雨露,幸福地學習和生活。
校園文化建設要摒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沖動作為,杜絕“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亂作為,叫?!捌ü蓻Q定腦袋,拍腦門決策”的盲目作為;校園文化建設務實、有效、科學、實用。規劃上注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設上注重“前后連貫、精益求精”;圍繞“實”字做文章,定思路,做規劃,“一張好藍圖一干好幾屆”。一是立足校情,校園文化建設不能搞一刀切,大一統,更沒有標準可循,模型可搬;俗話說:“鞋子好不好,只有腳知道。”從學校歷史、人文、地方特色、辦學理念、培養模式、育人方法等方面進行校園文化的精準定位,精細操作、精到布局、精致施工,努力打造行之有效、歷久彌新的校園文化。二是開門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要發動學生、教師,甚至家長、群眾,全員參與、開門建設;注重“校內與校外的有機統一,教師與學生的有機統一、學生與家長的有機統一”;“智慧在人民,高手在民間”,召開咨詢會、聽證會、研討會等,聚民之智,舉民之力,反復推敲,多次論證,科學運作,善做善成。三是統籌兼顧,穩步推進?!坝賱t不達”“心急則神亂”,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工作機構、人員分工、聯動機制、實施步驟等,都要扎實、精細,這樣校園文化才能真正惠及師生、利及未來。
校園文化決定辦學品位,是展示學校風采的招牌,彰顯教育魅力的名片。校園文化建設好后,就是運用問題,如果校園文化只是一個花瓶、一個擺件,再精美再燦爛,只能是毫無意義的把玩。“人格要人格的感化,精神要精神的儒化,學校要文化的教化”。教學引領是基礎,文化引領是升華。一是注重內涵,“校園處處皆文語,文化時時潤身心”。從人文到景觀、從字畫到物語,學校文化注重內涵、注重品位;突出“實用——整合——提升——優化——精到”的發展思路,創立校園文化“單個特色——學校特色”“特色——品牌”的發展升級。二是注重長遠,既注重景觀布局,又注重文化主題;既注重細節融合,又注重層次有致;使校園文化建設成為打基礎、利當代、管長遠的育人工程。三是注重內化,校園文化的內涵、精神,要內化為師生的思想自覺、行為自覺,以文化立校園之根,以文化鑄發展之魂;通過活動內化、課程內化、情境內化、實踐內化等形式,讓文化成為一所學校的標簽、名片、烙印;一看到學生的舉止,一聽到學生的言談,就可以知曉這是哪一所學校的學生;這就是校園文化的獨特魅力。
(作者單位:江西石城縣高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