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勇
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應用
施勇
當前,素質拓展訓練這一教育與培訓方式在西方國家較為流行,其源于英國二戰期間的生存訓練。現代意義上的素質拓展訓練主要是對多種典型場景和活動方式進行的有效組合,事先塑造的特定環境或陌生情境中,利用專門設計的挑戰性課堂,組織團隊學習、個人挑戰,讓挑戰者通過身體感官運動,進行趣味游戲、分享感悟,使團隊、個人通過一系列考驗,達到體質健康增強、具備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良好心理素質等目的,具有體驗性、互動性等特征,屬于兼具體能與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
基本體操、學校自編操、隊列練習等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們具有安全性高、開展方便等優勢,因此現在成為很多小學的主要體育教學內容。然而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樂于參加具有刺激性和趣味性的項目,已經開展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適應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需要,所以教學內容單一成為制約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方面。大量調查表明,很多小學生缺乏體育學習的興趣,究其原因,與已有教學內容無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存在很大關系,所以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在教學內容上下功夫,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授式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教師通過學生的練習給予糾正,學生是在被動地接受學習,主動性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因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所以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在方法上下功夫,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素質拓展訓練通過增加體育訓練的趣味性,使傳統體育教學的思維被打破,小學生通過參與這些豐富多彩的拓展項目,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會有效增強。例如孤島求生項目,讓學生在道具塑造的特定場景中進行訓練,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達到良好地體育教學效果。
當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時,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生活,因此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應該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素質拓展訓練需要學生花費一定的體力,運用一定的智力,在具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翻山越嶺”,因此有利于學生健康體魄的形成,與新課標中的體育教學理念相適應。
素質拓展訓練有效彌補了傳統小學體育教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小學生通過親自參與體驗相關的訓練以及與同學、教師的溝通交流,能夠有效增強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拓展訓練注重通過協作式訓練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所以有效彌補了傳統小學體育教學對團隊合作的忽視,例如三足競走項目,因為兩名參與者的一條腿是綁在一起的,兩人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就需要通通力合作,因此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是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穿越電網項目,因為解決方案不唯一,所以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解決,進而增強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要想使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增強學校領導以及體育教師對其的認識,要清楚它區別于一般的體育游戲,屬于全新理念的探索式教學方法。對于小學體育教師來說,要對素質拓展訓練的具體內容、意義等進行深刻把握,為體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遠足露營、長途跋涉、傘翼滑翔、登山攀巖等野外項目以及“信任摔”、“天梯”、“沼澤”、“高空單杠”、“高空漫步”等場地項目都屬于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可是其中有些內容是不適宜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對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參考本校的教學場地、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將那些安全性高、難度適中的內容融入體育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的基礎上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情緒。
小學體育教學引入素質拓展訓練,需要體育教師增強自身對素質拓展訓練的了解、設計等綜合能力。然而由于當前小學體育教師缺乏對素質拓展訓練的深入了解,親自參與素質拓展訓練的經歷很少,所以小學體育教學在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的時候需要對體育教師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增強其對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過程、方式等的了解,保證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行。
(作者單位:浙江慈溪市長河鎮藍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