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國
怎樣正確對待“待優生”
李祥國
無論是平行班還是實驗班,只要有評比,總有尖子生,也總會有待優生。尖子生自然春風得意,躊躇滿志;而反觀“待優生”呢,在尖子生的光環下,顯得灰頭土臉,無精打采。尖子生得到的經常是羨慕和贊揚,而可憐兮兮的待優生呢,大多是嘲笑和指責。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作為待優生群體,又該怎樣面對呢?
教師們,請拔掉眼中釘
幾位教師小聚時,總會聽到各種有關待優生的抱怨:某某學生上課睡覺,下課打鬧,見了老師沒禮貌等不勝枚舉。在他們恨鐵不成鋼的描述里,你會覺得這個學生簡直頑劣透頂,不可救藥。為了管教學生,如果不是現在實行素質教育的話,拿“滿清十大酷刑”來懲罰都不為過。看著同事們那氣的鐵青的臉,聽著他們的連聲嘆息,我也深有感觸,干了多年的教師和班主任,這種學生絕不罕見。往往是教師大發雷霆,而學生挨批以后很少認真反思,反而會變本加厲。結果是兩面受損,無一受益。
作為教師,當然是教書育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導學生,甚至懲罰學生,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當然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從效果來看,經常是出力不討好,還把自己郁悶的不行。誠如別人所說的,拿學生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在我看來,我們是否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我們考慮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當呢?
我們形成定向思維后,往往會經驗性地看問題。一旦認為某個學生為調皮生,他的所作所為,無論哪一樣我們都往往看不順眼,就像有根釘子在眼睛里面,看什么都難受,必欲除之才后快。該生的一舉一動都容易觸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滿腔怒火,隨時都想火山爆發。這種心理很容易抹殺這個問題學生好不容易的一點點進步。你是否注意到,某一天他或許見到你微微一笑,或許他的作業寫的很認真,或許他下課沒再和以往那樣打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好學生還需要慢慢培養,更何況一個待優生呢?我們為什么不能寬容一點,不能大度一些,給他們一個微笑,一聲夸贊,這對他們來說將是莫大的鼓勵。將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自豪感,促使他們更大的改變。
拔掉眼中那根刺吧!你自己舒服,學生也舒服。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待優生們,請昂起不屈頭
作為落后的一個群體,他郁悶,他們失落,他們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在迷茫的人生前景下艱難前行。這時的他們,恰如逆水行舟。面對重要的人生抉擇,是自動放棄,隨波逐流;還是迎難而上,搏殺出自己的一方天空呢?
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小故事。
有一個學生,老師都認為他非常的“stupid”,怎么教都不會,沒有什么前途,那么差的學生,沒什么指望了。而他卻在媽媽的教導下,奮發圖強,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別人的嘲笑聲中,成長為偉大的發明家。他叫愛迪生。
還有一個學生,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業,讓每人做一個小板凳,結果第二天當他交上自己的作品時,老師大皺眉頭說:“我從沒見過這么差的板凳。”其他同學都哈哈大笑,他卻又拿出一個板凳來,對老師說:“老師,這個更糟。”差點讓老師暈倒崩潰。正是這樣一個差勁的學生,憑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提出了相對論,發明了原子彈。他叫愛因斯坦。
再說一個離我們很近的事情。
有一個運動員,小時候家里很窮。兩個姐姐是游泳運動員,他受其影響,也想練游泳。然而他父親卻給他一個耳光,說看你那笨樣,癡心妄想啊。他卻一根筋,拼命訓練。結果2008北京奧運會上,一人獨拿8枚游泳金牌,成為游泳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他叫菲爾普斯。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
人生路途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不會到處是鮮花和掌聲。人們經常遇到的,往往是荊棘和挫折,是別人的冷嘲熱諷。
雖然你們是待優生,你們得不到優生的夸獎和表揚,但那不是你們沉淪的理由和借口。你們應該清楚,獎優懲劣是激勵進步的自然法則。你們的落后是暫時的,別人的嘲笑和譏諷不是針對你們個人,他們嘲諷的是不思進取,是甘居人后這種行為,他們對事不對人的。不管是誰,只要是差,都是人們所不齒的。
面對別人的橫眉冷對,僅僅是郁悶和消沉,那是無濟于事的,你可能會經歷更多的風吹雨打。如果你倒下了,你最多被哀悼一會,然后被永遠忘記。你為什么不能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把別人的冷言冷語當成一種激勵?成功不是某些人天賦的專利,你完全可以憑自己的進取,奮力拼殺,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