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
近年來,四川省蒼溪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作為全縣重點工作來抓,確保“蒼溪產品”實現走出去無障礙化。
經過全縣努力,蒼溪紅心獼猴桃、蒼溪雪梨先后取得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成功創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范區。
目前,蒼溪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年均產量8萬余噸,雪梨種植面積16.5萬余畝,年均產量20萬噸,綜合產值達26億元,基本形成了以“蒼溪紅心獼猴桃”“蒼溪雪梨”為龍頭的“兩核多元”特色水果產業格局。帶動群眾致富增收闖出了一條新路子,為搞好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實行統籌化推進
蒼溪始終堅持立足特色資源,整合項目資金,集中精銳力量,把推進國家水果綜合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工作作為全縣重點工作、重點項目來統籌推進。
一是統籌規劃。以現有產業發展為基礎,以10個萬畝現代農業園區為依托,以每年新增3萬畝獼猴桃標準化基地為目標,堅持示范區創建工作與產業發展、項目投資、脫貧攻堅相結合,推進示范區創建工作全域、全程、全鏈規劃,突出城鎮與農村、農業與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特性。
二是統籌資金。以推進獼猴桃百億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為依托,建立“財政投入+民間投入+農戶投入”配套資金投入體系,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縣財政每年劃撥不少于500萬元專項資金、2000萬元涉農整合資金扶持獼猴桃產業發展,確保有錢辦事。
三是統籌力量。建立“一項主導產業、一個領導小組、一個主抓機構、一個專業技術團隊、一套考核辦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聘請5名國內副教授、15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開展業務指導,并將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各鄉鎮、縣級各部門年度考核,確保示范區創建工作有人抓、有人落實。
嚴格標準化生產
按照生態、安全、優質、高效的要求,狠抓六大體系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目前,全縣獼猴桃鮮果優質果率和商品化率分別由過去的65%和85%提高到現在的80%和95%。
一是構建標準化建園體系。以青龍等10個萬畝現代農業園區為示范,配套建設“三超一室”(農資、農機、農業信息電子網絡化服務超市和一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提升園區服務功能和現代化水平。目前,全縣有80%的種植基地完成了規范化建設和標準化改造。
二是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制定出臺了《紅陽獼猴桃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紅陽獼猴桃管理年歷》《紅陽獼猴桃管理技術要點》等生產、操作規程,探索“三包四統一服務”標準化實施路徑(包技術培訓、包物資供應、包產品銷售,統一栽培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收購產品,關鍵技術專業化服務),確保了標準化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
三是構建投入品控制體系。根據進口國獼猴桃質量檢測要求和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制定了蒼溪的農業投入品管理方案,對34家經銷企業和農資店實行掛牌經營和亮證經營,蒼溪紅心獼猴桃鮮果已順利通過歐盟等國出口檢測。建立縣、鄉、村三級檢驗檢測網絡,開展常態化抽樣檢測,2016年隨機抽檢2批次共30項農殘指標,均無超標現象。
四是構建疫病檢測質量追溯體系。在示范區設立植物疫病疫情監測點110個,適時監控獼猴桃病情蟲情。3年以來,示范區全域無重大疫病發生。實行管理員不定期倒查機制,督促企業建立各環節的管理臺賬,四川華樸、蒼溪日昇等一批企業已基本建立產品從餐桌到生產園逆向追溯查詢機制。
五是構建風險預警應急機制。建立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機制,制定《蒼溪縣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開展有針對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現已完全具備重大事故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
六是構建誠信生產體系。建立誠信經營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違法違規失信單位(個人)“黑名單”制度。企業誠信守法承諾書簽訂實現全覆蓋,各農資經營單位、企業、專合社之間相互監督、有序競爭,行業自律能力得到提升。
推進精深化加工
以獼猴桃百億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為契機,致力擴大總量、提升質量、做優品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大力實施“返鄉創業”計劃,開展獼猴桃精深加工項目精準招商,蒼溪全縣共培育壯大龍頭企業7家(省級3家、市級4家),新增獼猴桃專業合作社23家,創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4家、市級示范專業合作社9家。促成華樸農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蒼溪天府商品交易所紅心獼猴桃交易中心開盤營業,每天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上。
二是引進精深加工生產線。促成四川華樸公司建成年加工2萬噸獼猴桃酵素的精深加工廠,產品涵蓋獼猴桃果醬、果汁、果酒、果脯等共6大系列28種產品,獲得西博會和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多個金獎,鮮果出口美國、日本、歐盟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
三是積極拓展下游產業。圍繞獼猴桃產業培育獼猴桃包裝企業1家、肥料生產企業2家,建成30萬噸的獼猴桃專用肥生產車間和200萬件包裝材料生產廠,發展冷藏、運輸企業和行業經紀人若干,初步形成了以生產、銷售、加工為主導,延伸產業為補充的完整產業鏈。
四是大力發展電子物流。借力“互聯網+農村電商”精準扶貧項目實施,與京東、易田等電商大平臺開展戰略合作,建立縣級電子商務孵化平臺,培育本土電商企業20多家,電商網點200多個,推動獼猴桃等特色產品全面線上銷售,年電商交易額達2億元,僅2016年華樸農業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營銷渠道,銷售鮮果500多噸,收入2000多萬元。
堅持品牌化營銷
大力實施“品牌強縣”戰略,以商標塑品牌,以品牌贏市場,盡力搶占國內、國際市場份額。
一是狠抓國際認證。大力支持企業創建國際標準和“三品一標”認證,全縣獼猴桃種植基地“三品一標”認證面積占總面積的85%以上,蒼溪日昇、四川華樸等一批出口企業取得歐盟認證、ISO(國際標準化組織)、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四川食為天、蒼溪欣鴻宇等企業已通過國際標準體系認證,為企業主動融入國際市場打開了局面。
二是狠抓商標建設。成功注冊了“蒼溪紅心獼猴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登記了“恒潤紅心”“日昇農業”“龍崗紅”等20多個知名商標,建立起“蒼溪紅心獼猴桃+企業自主商標”為一體的母子商標體系。
三是狠抓品牌宣傳。通過舉辦大型展銷活動和節會,廣邀媒體宣傳報道,2016年8月份,各家媒體先后對蒼溪發展獼猴桃產業助推農村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深度報道,并成功舉辦了“2016第六屆全國獼猴桃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蒼溪紅心獼猴桃采摘節”,進一步提高了蒼溪紅心獼猴桃的知名度,致使鮮果價格相比去年上漲近一倍。
四是狠抓市場對接。制訂市場拓展方案和“百城百店”計劃,在上海、重慶等21個大中城市建立起近30家品牌旗艦店,分5批次組織參加農博會、果蔬展、西博會等大型展會,2016年蒼溪與66家海內外企業簽定銷售訂單,達成交易金額11.13億元,其中出口2100萬美元,簽約額度創下歷史新高。
推動共享化發展
立足蒼溪全面小康、擺脫貧困“雙重任務一肩挑”的基本縣情,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大力推進示范區創建工作,推動獼猴桃產業共享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共同致富。
一是建立良性發展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聯結和風險共擔機制,廣泛推廣“公司(種植大戶)+基地+標準化”等管理模式,龍頭企業普遍與加盟農戶簽訂生產合同,失地農民通過在園區務工、土地出租、入股分紅等方式獲得收益,確保了土地流轉后的社會穩定和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二是持續帶動農民增收。2015年實現獼猴桃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5億元,較上年增長22%,分別占蒼溪縣農業產值和綜合GDP比重的60%、20%,共帶動7.5萬農戶發展獼猴桃產業,果農人均增收8000多元,真正實現了示范區建設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促進精準扶貧。
三是推動新農村建設。堅持“產村一體、產村相融”,在示范區內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在農業園區內成片梯次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累計建成新農村示范片14個、聚居點128個,新農村覆蓋面達到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