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菡
英語教學中心理障礙的克服
芮 菡
在英語學習的初期,學生的水平都差不多,而隨著英語學習難度的加大,一些學生就開始失去信心,消極地對待英語學習,這種消極的態度會嚴重地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只有始終對一件事保持著興趣,才能把它做好,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該尋找一些合適的方法,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小學生的表現欲都比較強,但是,有的學生卻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活動中,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往往不是很好,在參加集體活動時,經常擔心自己的錯誤表達會引來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多鼓勵這部分學生,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在課上教師讓一位學生朗讀課文時,他的發音不是很準確,在讀課文時,就有其他同學起哄,嚴重地傷害了這位學生的自尊心。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立刻阻止學生不正確的行為,告訴他們要尊重別人,引導他們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
教師要盡量多給學生一些鼓勵,例如:有的學生聽課非常認真,成績也不錯,但就是不愿意表現自己。教師可以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讓這些學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在和同學們一起說一起玩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膽量。再如,有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不愿意上英語課。對于缺乏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上組織一些與英語有關的小游戲,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這種做游戲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多數學生都有上進心,而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較差,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多提醒他們。教師在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方法要得當,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學生。例如:課堂上,一位學生一直在玩手中的橡皮,教師就可以叫他起來復述剛才老師說過的話,如果他沒有答出來,教師就將剛才說過的話再重復一遍。這種方式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能夠婉轉地提醒他注意聽講。
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設立互幫互助小組,使優等生能在自己學習的同時,幫助班級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督促他們認真學習。例如:在考試前,可以讓優等生輔導后進生,考試成績出來后,哪組學生的成績最高,教師就給哪個小組獎勵。這樣一來,優等生就能心甘情愿地教,后進生也能積極地學,兩人的成績都能得到提高。另外,教師在監督學生的同時,也要主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能在家里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有的教師對于一些成績不好的差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耐心,導致差生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英語。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事實上,小學生經常會因為喜歡某一個老師而認真學習一個科目,教師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對成績欠佳的學生要采用鼓勵法,在課后為他們布置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的動向。如,對于優等生,要告訴他們不要驕傲自大,要主動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成績平平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在平常的練習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爭取有更大的突破。對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要經常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惑,并給予相應的幫助。
總而言之,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學習英語,提高成績,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英語學習。只有在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礙,取得良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寶應縣城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