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華
摘要 優秀的英語作業設計,不僅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還能潛移默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當前英語教學中對作業的設計存在許多問題。改革常規英語作業的設計思路,應遵循目標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分層性原則、合作性原則以及創新性原則,設計以讀促寫類作業、聽說讀寫相結合類作業、搜集整理類作業、自主設計類作業以及分層作業。
關鍵詞 初中英語 作業設計 原則 類型
作業設計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然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設計存在很多問題:作業大多為抄寫、讀背、默寫、習題等形式,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作業布置一刀切,忽視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作業大多為個體獨立完成,缺乏同伴間的合作。本文提出英語作業設計的原則和類型,以期對改革常規英語作業設計有所助益。
一、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原則
1.目標性原則
教師布置作業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即通過這樣的作業,學生能夠復習鞏固哪些知識,訓練和提高哪些能力。教師要避免布置描述不具體、目標不明確的作業,如“預習新課”、“復習所學內容”等等。要具體告訴學生作業的形式及如何完成作業,如在課本中劃出生詞、看音標大聲朗讀生詞;找出課文中的難句等等。教師也可以采用講義的形式將作業形式和內容具體化。
2.系統性原則
設計英語作業時,教師要考慮英語學科的特點以及英語學習的規律,不但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發展,而且要兼顧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文化意識的形成以及情感態度的發展;不僅要考慮課時學習內容,還要兼顧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英語課標中三級、四級、五級學習目標。教師要從作業的內容、形式、數量、檢測反饋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的考慮,以系統的作業設計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分層性原則
多數教師習慣于全班統一作業,方便統一檢查和管理,然而卻忽略了學生英語水平、個性、愛好、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不利于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包含一定數量的挑戰性和激勵性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
4.合作性原則
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和布置合作性作業,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作業。課外學生的合作學習沒有時間的限制,更加自由、充分和有效。學生小組分工合作,群策群力,一起搜集整理各種信息資源,一起想方設法完成任務,有助于學生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5.創新性原則
一成不變的作業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教材或生活中的一些資源,變換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設計具有一定趣味性、創造性的作業和任務,幫助學生體驗語言的作用和魅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類型
1.以讀促寫類作業
譯林版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文本,作為語言學習和輸入的載體,為寫作提供了語言和框架結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設計讀寫結合類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運用課文中的詞匯和句式,完成寫作任務。教材中的閱讀文本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好的范例,學生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嘗試運用新學的詞匯和句式,鞏固新學內容。
如在九上Unit 4 Reading教學后,筆者設計了寫作任務:給你的筆友Sue寫一封信介紹你所了解的Spud Webb,要求學生盡量運用課文中的短語,如tryout for…,lose heart,succeed in doing sth.等等。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時,需要整合課文中關于Spud的介紹。寫作任務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文中語言知識的鞏固復習,有助于學生在課文語篇框架以及詞匯和句型的支架下,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文中人物。
2.聽說讀寫相結合類作業
英語課程標準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發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聽說讀寫相結合的作業,有助于學生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如8B Unit 6 Speak up部分是一個對話,Ben即將參加慈善毅行,向Eric尋求建議,Eric告訴Ben參加慈善毅行要注意天氣,如果必要可以帶一把雨傘;要帶足夠的水;帶地圖和手機。這段對話中包含尋求建議和提供建議的日常用語,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復習和歸納已學過的相關句型,梳理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尋求建議和提供建議。然后筆者給出不同的語境,如: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How t0 keep healthy;How to d0 online shopping;How to fly kites等等,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兩兩對話。筆者設計的課后作業為:(1)大聲跟錄音熟讀并背誦對話;(2)整理尋求建議和提供建議的句型;(3)兩兩合作,選擇一個話題自編對話并寫下來,署名后張貼在教室后面的墻上。
這份作業包含了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訓練,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訓練和提高。學生張貼到教室后面的對話,筆者會組織學生進行互評和集中點評,這樣的作業設計有助于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3.搜集整理類作業
教師可以設計搜集整理類作業,引導學生搜集相關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和運用。這樣的作業有助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八下Unit 5 Study skills部分,介紹了很多諺語習語,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不要孤注一擲,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多力量大等。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在語境中理解相關諺語的含義,根據語境學習運用諺語,激發學生對諺語習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根據課時目標,筆者設計的作業為:選擇一個專題(動物諺語、勵志諺語、氣象諺語、健康諺語),搜集整理相關諺語,并比較英漢表達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教育部,2011)。
4.自主設計類作業
教師可以將傳統的語言知識類作業加以改進和提升,設計自主作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筆者通常在閱讀第一課時結束后,布置“根據課文設計問題”的作業。筆者首先對學生進行培訓,告知學生問題的類型和特點:(1)表層信息題,閱讀課文文本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2)推理判斷題,學生需要閱讀文本,根據獲取的信息進行推理判斷;(3)主旨大意題,即學生需要根據文本,歸納提升文章大意。完成“問題設計”作業時學生需要先熟讀課文,再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第二天課上進行組間比賽,組員交替提問和回答,每提出一個問題得4分,每正確回答一個問題得3分,特別好的問題和回答加3分,以加深學生對課文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概括、歸納、提升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分層作業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水平和愛好的不同,布置分層作業供學生選擇。教師可以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或者附加題、能力提升題等形式,學生從中自主選擇,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在9上Unit 5 Films單元筆者布置了以下分層作業,供學生周末選擇完成。
(1)Search the Interne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films and make a poster to tell people about them.Use pictures if necessary.
(2)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favourite film.(Whats its name?What type of film is it?Who is the director/actor/actress?What8 it about?Why do you likeit?What is special about it?/Who is it suitable for?)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非主干知識,即在正文之外的圖表或文字,可以稱為輔助性材料。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的研究發現,很多試題都直接以這些內容為考點進行考查,所以應當引起重視。筆者在結合自身教學經歷以及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深深體會到教材的“輔助性材料”除了傳授相關知識外,還承擔著重要的教學價值。
一、教材中“輔助性材料"的教學價值
1.有助于明確教學目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宿,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前將教學目標呈現給學生,將會解決學生“學什么”的問題,避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教材每一章的開篇都是通過“一首小詩、一段文字或一副插圖”開始的,每一節的標題下面都會設置“本節聚焦”欄目,這些都是很好地開展目標教學的素材。例如“遺傳因子的發現”,章首小詩“八年耕耘源于對科學的癡迷,一畦畦豌豆蘊藏遺傳的秘密,實驗設計開辟了研究的新路,數學統計揭示出遺傳的規律”,這里隱含著孟德爾成功的原因:對科學的熱愛、材料的選擇、科學的研究方法、數學與生物相結合的思想,引導學生
(3)Choose three of the film types and comparetheir qualiti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youropinions about them.
作業(1)要求學生從網上搜索不同種類的電影信息,并制作一張海報,介紹這些電影的特點,可以使用圖片。作業(2)難度明顯加大,要求學生寫一篇文章,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括號中列舉的問題不僅明確了寫作要求,也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為學生的寫作搭建了支架。作業(3)要求學生選擇三種電影類型,比較它們不同的特點,列舉出其優缺點,并對這三種電影進行評論。本單元的主題是電影,三種作業都有助于學生搜索獲取更多的關于電影的知識,豐富學生關于單元話題的圖式;幫助學生鞏固并引用本單元所學的關于電影的知識,將單元內容融為一體,便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整合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師設計和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作業的量以及學生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間,避免加重學生學業負擔;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能力考慮作業的可行性,確保學生有能力完成作業,以免挫傷學習積極性。要努力做到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相結合,學生自主完成與小組合作相結合,注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真正提高作業的作用和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