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芳 賴雪瓊
【案例】白洋機磚廠由業主張某于2005年在洛江區河市鎮白洋村創立。2011年11月,河市鎮土地所所長林XX組織多部門進行取締,此后林XX未再對機磚廠的違法生產進行巡查。2012年初,白洋機磚廠再次違法生產并發生一人死亡的重大事故,機磚廠業主張某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012年10月,河市鎮土地所所長林XX因涉嫌玩忽職守罪被檢察院立案偵查。本案中,林XX玩忽職守行為與事故后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其因果關系是否因第三者張XX和受害人行為的介入發生中斷,是爭論的焦點。
一、如何判定玩忽職守的因果關系
目前司法界以何種標準來界定玩忽職守因果關系存在爭議。筆者認為,判斷刑法因果關系,必須立足于刑法目的與犯罪本質。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法益,犯罪的本質在于對法益的侵害。犯罪行為從實行著手到危害結果發生,就是從危險制造到危險實現的轉化過程。因此,從刑法本質出發,在確定因果關系時應采用客觀歸責理論。客觀歸責理論認為,可以歸責的行為,只能是這一行為給保護對象造成了法律禁止的危險,并使這一危險在作為構成要件的結果中得以實現??陀^歸責理論為司法機關認定因果關系提供一個實質的判斷標準。
二、玩忽職守罪因果關系的認定方式
按照事實認定與規范評價二元區分的思路,玩忽職守罪因果關系的認定應當首先判斷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事實因果關系,再進一步判斷這種事實因果關系是否屬于玩忽職守罪構成要件所預定的法律因果關系。按照客觀歸責理論,玩忽職守罪法律因果關系的判斷需要經過下面三個層次:
(1)制造不被允許的危險?,F代社會中許多危險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得到允許。故只有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才可能將結果歸責于行為。作為國家機器的運作者,任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玩忽職守行為,都可能破壞社會的正常運轉并給某一領域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國家制定了涉及各行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明確規定了相關職能部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義務。只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就可以認定其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林XX玩忽職守案中,其疏于履行巡查職能致使機磚廠違法生產,是事故發生成為可能??梢哉J定為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
(2)實現不被允許的危險。玩忽職守行為所制造的危險具有潛在性、抽象性、一般性的特點,這種危險只有通過中介因素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具體的、特定的危險,并在公共財產、國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危害后果中得以實現。司法實踐中,是否制造了不被允許的危險一般較為容易認定,而這種危險是否在具體結果中得以實現則不容易得到正確判斷。本案中事故最后發生并造成死亡后果,危險得以實現,符合客觀歸責理論原則。
(3)危害結果沒有超出構成要件的效力范圍。在通常情況下,只要行為人制造并且實現不會被允許的危險,就可以進行客觀歸責。玩忽職守罪中,構成要件的效力范圍與行為人所承擔義務的范圍緊密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法定義務,對義務相對人造成的一切損害后果,都存在于構成要件的范圍內。玩忽職守罪的危害后果,往往同時可以歸責于實施了相關犯罪的行為人,但并不影響這些危害后果同時歸責于玩忽職守行為人。特別是存在多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先后實施多個玩忽職守行為導致同一危害結果的情況下,不能因為危害結果可以歸責于最后行為實施人,就否定之前的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
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判斷,可以從刑法規范的目的出發判斷法律因果關系的有無,從刑法規范目的的實質層面界定玩忽職守罪的因果關系,為玩忽職守罪因果關系的司法認定提供一個合理框架。
三、玩忽職守罪因果關系介入因素的認識
玩忽職守行為往往介入其他因素并且共同作用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因此難以認定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否因為介入了其他因素而中斷。根據林××玩忽職守案介入因素的不同情況,以下分別具體認定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因果聯系是否中斷。
1.介入他人的行為
玩忽職守行為發生后,介入了他人的行為,有的是他人主動的故意行為,有的是他人被動的過失行為,因此應當區分他人實施行為時的主觀形態來認定因果關系是否中斷。
(1)介入他人的故意行。第一種情況,如果該故意行為可以被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預見的,則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中斷。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林××應當預見到白洋機磚廠經營者恢復生產的可能,但仍疏于履行巡查職責,最終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該因果關系并不因介入機磚廠經營者的行為而中斷。
第二種情況,如果該故意行為對于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而言不可預見,因果關系是否中斷取決于哪種行為對結果具有控制力。假如事故的死者最后查明系被人殺害,那么可以認定林XX的行為與事故死亡的結果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不對這一后果負責。
(2)介入他人的過失行為。第一種情況,如果該過失行為不能被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所預見,則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斷。本案中假如事故被害人的死亡系在機磚廠內因他人過失(如交通肇事)造成死亡。此時他人的過失已超出林XX的預見能力,此時林XX的玩忽職守行為與結果的因果聯系中斷。
第二種情況,如該過失行為是可以被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預見的,則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中斷。林XX玩忽職守案中,被害人雖由于違法操作死亡,但林XX對于機磚廠恢復生產后可能造成生產事故,具備一定的預見,因此其玩忽職守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并不中斷。
2.介入自然事實
如果該自然事實能夠獨立地引起該危害結果的發生,那么,該介入的自然事實打破了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如林XX玩忽職守案的被害人系地震死亡,該案中由于地震本身無法預見,并且乙死亡結果是由地震獨立引起的,林XX玩忽職守行為與乙死亡結果之間因為介入地震因素不具有因果關系。
3.介入被害人行為
(1)被害人的行為是玩忽職守行為的自然結果。在此種情況下,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能夠預見到被害人的行為,即在其可預見的范圍內,則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中斷。如林XX玩忽職守案的被害人違法操作,疏于生產事故的結果,并不超出林XX的預見能力。
(2)被害人的行為不是玩忽職守行為的自然結果。在此種情況下,玩忽職守行為的行為人不能夠預見到被害人的行為,則玩忽職守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斷,但是刑法或者司法解釋有例外規定的除外。如被害人自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