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英俊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不斷發展的現階段,對于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問題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依托新的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警力不增加,公安任務日益繁忙的今天,對公安實戰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警務改革的新技術條件下,警務實戰化建設的核心圍繞預防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打擊危害社會和人民群眾的犯罪,保障人民安全感、滿意度等方面而提高核心警務能力,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圍繞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技術;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
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就公安機關而言,它的性質決定了不同于政府公務機關的工作,也明顯不同于軍隊這個武裝集團,公安工作承擔著職能變革的重擔,警務實戰化水平是檢驗公安機關戰斗力根本標準之一。公安機關必須依靠新的技術,肩負社會治安穩定的重擔,為供給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作用,當前公安機關實戰化能力建設的現狀來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其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實際問題亟待解決,新技術條件下警務實戰建設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綜合性警務人才短缺,公安機關領導新技術應用意識不高,特別是在新技術條件的背景之下,實現警務工作成果最大化和工作效率最優化的必經路徑之一就是實現警務實戰化建設;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對于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要予以高度的重視。
一、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現狀分析
在我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方面,在新技術條件下,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為引領的科技支撐下,公安機關的實戰化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通過新的技術,使警務機制發生了很大變革,同時也由于如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模式的出現,使得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務遇到挑戰和問題,也由于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在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等層面之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發展的實際要求。從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其中還存在著指揮處置效能低、勤務運行不暢通以及實戰能力不全面等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一方面,科層制組織結構形式是公安機關參照政府公務機關的組織結構形貌,形成“一個部門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工作重疊,無法形成合成作戰的優勢;在另一方面,公安機關還要承擔大師非警務性工作,如:基層選舉、信訪事件、大型活動安保、多部門聯合捆綁執法等工作,非警務性工作與日俱增;另外,缺少警務實戰專業人才,再加之培訓和實戰相脫節,這些都對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提高產生了制約作用。
二、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
1.著眼精確指揮,強化情報支撐
公安機關警務實戰化能力在新技術條件下的建設必須要走“著眼于精確化指揮,強化大情報系統支撐”的思路。對于領導帶班制度和指揮中心居中調度制度要實現嚴格的落實,同時建立大數據綜合警務平臺、實現警務云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第三方決策輔助平臺具有全程視頻化和減少指揮層次點對點特點的指揮系統,實現從指揮決策到警務部署的一對一調度。將公安機關的實戰單元進行模塊化資源整合,比如應用信息技術,整合情報系統,為指揮員決策提供有力保障,將實戰單元接職能劃分三大功能區:一是管理應用區,主要是警綜平臺、基本信息系統等;二是打擊偵察控制應用區,包括刑事犯罪、指紋信息、人像識別、圖偵等功能;三是服務應用區,接處警、戶政、交通管理、出入境等社會服務區。還要進一步加強110指揮中心科技信息化建設工作,還需要對公安機關中的警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予以培養,提高其指揮水平,在面對復雜的警情的時候仍然可以實現有效準確的指揮調度。另外,要將情報信息作為主導的警務模式,并將其放在先導性和戰略性的位置之上,依托新技術條件形成“情報、研判、行動”一體化的警務模式,使得公安機關中的警務人員能夠深入到社會中進行信息采集,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應用,使得其情報工作能力得以顯著增強。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力具體在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打擊犯罪、預防犯罪、服務人民群眾方面得到實現。
2.堅持群眾路線,深化科技強警
堅持群眾路線,深化科技強警是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的另一有效途徑。一方面,公安機關中的警務人員應該正確的認識到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形勢之下對于社會管理的方法要實現積極的創新,不僅要在時空和情感上靠近群眾,讓數據多走路,讓百姓少跑腿,而且要切實滿足群眾的需求,充分的發揮出群眾在社會治安管理中的巨大作用。通過新技術,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力建設目標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與人民群眾服務的互動平臺,讓平臺使老百姓更加貼心、舒心;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還應該進一步加強網絡情報的自主獲取能力以及對高精尖應用系統和軟件的應用能力;在公安系統全面推進信息系統融合,加強信息和數據整合共享的現階段,要求公安機關警務人員要具備對各類信息科技手段實現操作和應用的實踐能力,對公安民警實戰化加強針對性的教育訓練,實現警務實戰的“多面手”。爭取在每個實戰單位都有小教練員,練戰結合。發揮基層民警在警務實戰化建設中的主力軍的作用,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要求各警種之間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公安機關職能部門,要進行協調指導,明確責權利,實現警務實戰能力最大化效益。并加強對實戰單位進行流程化管理,建立科學、實用的獎懲考核制度,保障新技術在公安實戰能力建設中能夠長期、持續、規范發展,堅持群眾路線,尊重基層民警的創造精神,及時總結民警在應用新技術在實戰中創造的新戰法、新思維。切實提高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力。
3.嚴格實戰訓練,培養一專多能
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必須要依靠嚴格的實戰訓練,這是提高警務人員實戰能力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首先,公安機關應大力推進“警力向實戰聚集,資源向實戰整合,訓練向實戰對標”工作,為實戰能力建設提供基礎保障,提高其對警械武器使用、涉警輿情應對處置等能力;其次,對于實戰訓練在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要實現充分的認識和全面的把握,要具有實訓基地和訓練場地,并對訓練中所需要的相應的硬件設備等要予以完善;再次,公安機關實戰訓練工作的開展要對其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予以積極的創新,可以和公安院校之間進行交流,形成緊密的校局合作關系,通過對實戰教官隊伍的培訓來全面帶動實戰訓練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對公安機關進行實戰訓練的同時,還需要開展法律知識、公安業務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專項訓練。建立掌握新技術人才的引進戰略,增加掌握新技術民警的數量,創造留人、育人的人文環境,發揮高技術人才的引領作用,發揮他們的“小教練員”、“小教官”的角色,打造過得硬的掌握新技術的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梯隊,培養掌握新技術的高級警務實戰指揮人才,提高公安機關實戰能力建設能夠創新管理機制,落實好經費保障機制,保證民警獲得新技術的培訓機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科技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公安機關要進行政法體制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就是提升公安警務實戰水平,提升服務社會和戰斗力的水平。在社會信息化和治安動態化的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基礎信息化和警務實戰化的兩大建設任務中,兩者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基礎信息化是基礎,警務實戰化是保障,政法體制的改革必然要促進在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的警務實戰化能力建設水平。從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著指揮處置效能低、勤務運行不暢通和實戰能力不全面等問題;因此,應從著眼精確指揮、強化情報支撐,堅持群眾路線、深化科技強警,嚴格實戰訓練、培養一專多能等方面強化新技術條件下公安機關實戰能力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劉爍.全面深化公安機關DNA數據庫建設發展應用 切實提升精確打擊犯罪能力和服務實戰水平[J].刑事技術,2016,01:1-4.
[2]林宏來,張應立,楊曉磊.信息化背景下基層公安機關視頻實戰化建設研究──以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為例[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6,01:50-55.
[3]王赤.首都公安機關深入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5,05: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