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
摘 要:從目前的實際教育現狀來看,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存在很大的弊端,要想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必須對其實施現代化的治理,也就是本文所說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目標,進而探討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實施路徑,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
現代的教育體系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暴露出來很多的弊端,而發展快、治理弱的趨勢越發的突顯出來,使得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發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隨著國家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也在不斷變革。但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目標是什么?實現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途徑有哪些?都成為職業教育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標
1.以提高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的運行效率為其基本目標
治理是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效率是首要的評價手段,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效率作為對治理過程的一種評價手段[1]。一旦在治理的過程中缺少了效率,治理的價值將無從體現。所以,在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過程當中,相關人員也必須對其中的運行效率重視起來,并且將提升效率作為整個治理過程的一個總目標。其實,在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的現代化過程中,提高治理的效率,可以為學生改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這與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相一致。從這個層面來說,關于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運行效率可以作為衡量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現代化水平的一個標準。運行效率越高,說明職業教育體系的現代化水平越高,那么學生也會受益多,反之,則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應當極力避免的。因此,在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的現代化過程中,必須以提高運行效率為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以將多元善治發展成為新型常態治理為其終極目標
與傳統的職業教育風格相比,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屬于一種全新的風格體系,這種教育體系將多元善治作為發展目標,屬于一種新型常態治理[2]。所謂新型常態治理,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常態式治理以及運動式治理。前者比較傾向于長遠的考慮,并且這種治理人本主義色彩較濃,希望在維護公眾利益的基礎上發揮多元治理主體的正面作用,進而完善整個治理過程;后者的重點在于運動,而這種運動的方式基本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屬于一種集權式治理,自身的官僚主義色彩比較濃重,最終的目的主要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兩種治理方式都在實踐中實施過,實施的結果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我國現行的改革開放使得治理的制度趨于常規化發展,而要想推進治理的全面發展,當然也應該保證治理向著常態化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常態時期,為了能夠進一步實現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必須保證其終極目標是新型常態治理。
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實施路徑
1.基于國家發展戰略的組織戰略定力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職責,而應該將其作為整個國家的戰略目標,團結學校、企業、集團、區域等各個部門,共同為實現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的現代化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戰略目標的實現[3]。首先,堅持現代職業教育目標的信仰,找準方向,把握機遇,在實現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尤其是不要沉溺于攻克難關的喜悅當中,以便防止影響未來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我們應當具備戰略的發展目光,擁有現代的治理理念,站在全局發展的角度,努力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精英人才;其次,改革發展的毅力。現代教育類型眾多,而職業教育雖然存在諸多的弊端,但從總體上來看,其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關系最為密切,尤其是在當前服務經濟社會,其作用更加的明顯,所以,現代教育體系治理應當瞄準現代職業教育任務,并將其作為治理的關鍵點;最后,現代職業教育的治理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在實踐中,其已經開始產生跨界影響。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導向作用非常重要,其能夠通過目標的引領以及精神的感召,充分調動社會各個團體、學校、企業的積極性,在治理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新的格局,以往那種各自為政的現象已經基本克服,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群體也紛紛投入到職業教育的改革建設中,激發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活力,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2.基于現代職業教育平臺的共同治理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聚集了各種職業教育力量,這些力量主體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治理方式也會存在差異,而要想保證各種職業教育力量按照相同的治理主線推進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就需要協調各方的利益,促使各方協同治理[4]。首先,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推進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其次,自治組織團體紐帶支撐。自治組織團體融入學校與行業企業交流合作的大平臺,與政府一起建立起職業院校與社會互動的紐帶,并通過組織條例和評價規則來協調政府與學校、行業企業與學校、職業院校之間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沖學校、政府、行業企業、市場之間隔閡,加強相互溝通相互支撐關系的作用。
3.基于現代職業教育開放體系的文化建設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內蘊含著多元的文化因素,而文化因素的融合提升又是治理現代化的形成要素[5]。通過治理現代化的理念導向和實踐推行,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成果形成了濃厚的社會氛圍,進而激發多元辦學主體舉辦職業教育的公共服務動機,激活共同治理職業教育的文化觀念。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文化塑造的重要路徑,通過營造崇技重德氛圍,實施跨文化管理,形成制度文化三個方面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李進.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治理現代化[J].中國高教研究,2014,11:19-24.
[2]莊西真.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條件、目標和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15,19:66-72.
[3]李樹陳.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視角下的職業教育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6.
[4]肖鳳翔,賈旻.協商治理: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路徑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3:5-10.
[5]藍潔.職業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框架[J].教育與職業,201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