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隊員生命成長的跨界少先隊活動課程研究
江蘇省蘇州市滸墅關中心小學校 顧志強

隊員們比較烏米葉特點

隊員們采摘烏米葉
多元開放的時代為少先隊員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也向他們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因此,少先隊活動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改變活動本位的狀態,打破傳統模式,整合有效資源,在思想、形式、文化、地域等方面進行整合、開發和交叉,拓寬少先隊教育路徑,打造跨界課程,以適應新常態下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狀態的隊員生命成長的要求。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輔導員應抓住隊員對優秀傳統文化、地方文化感興趣的心理特征,積極引導隊員開展探究性活動,培養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真摯情感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之心。
比如,在白馬澗地區,為紀念軍事家孫臏,農歷四月初八家家都要煮一種特有的傳統食物——烏米飯。但隨著征地拆遷、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一特色食品越來越少見,制作方法也瀕于失傳。隊員們在《舌尖上的中國》看到烏米飯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輔導員引導隊員們通過多種媒介了解烏米飯的由來及制作材料、過程,帶領他們學習做烏米飯,讓隊員們在隊活動課中深入了解這一傳統美食文化的發展變化,使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與現代實踐體驗的方式相融的跨界少先隊活動課程,不僅使白馬澗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還增強了隊員學習和實踐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校內書本知識和資源是有限的,校外活動資源更加豐富多彩。有效利用地域特色資源,將少先隊活動課程由校內向校外延伸,有利于隊員在實踐中獲取知識,鍛煉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周圍的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無窮想象和無限美的大自然世界。這個大自然是兒童理性的永恒源泉,是一所‘快樂的學校’。”輔導員帶領隊員走進大自然,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更能提高隊員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感。比如,白馬澗名山環繞,自然景色優美。輔導員充分利用這些自然資源,組織開展龍池風景區“小導游”活動,帶領隊員們查閱有關龍池風景區各景點的資料,再到風景區實地體驗,為游客進行講解。龍池風景區“小導游”活動既使隊員對家鄉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交往等能力,還使他們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由校內向校外遷移的跨界活動課程是少先隊活動課程開發的新思路、新探索。

龍池風景區“小導游”活動中,隊員介紹桃花水母

龍池風景區“小導游”活動中,隊員介紹乾隆御碑
互聯網擁有巨大的信息資源,充分利用網絡,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轉換,會使少先隊活動課程的內容更加多元化。
比如,開辟“紅領巾雛鷹網”專欄,利用“網絡多媒體廣播室”組織隊員開展“網絡手拉手”活動,甚至在網上辦《小主人報》《少先隊畫報》等圖文并茂的報刊,都為少先隊活動課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轉變打下了基礎。引導隊員利用網絡技術自己設計少先隊活動課方案、收集網上信息、進行小發明創造等,更為少先隊活動課發展助力。為解決隊員居住分散、社區差異大等給假日少先隊活動開展造成的困難,學校與社區居委會建立網絡互聯,讓少先隊活動課在假日里有了多樣的模式。
運用互聯網技術實施少先隊活動課程,使隊員不受地域限制廣交朋友、開闊眼界,不斷創新活動模式,并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了新技術,學習了新知識。
少先隊活動課程是綜合性的課程,能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等綜合起來。因此,在開發少先隊課程資源時,輔導員不妨將其與各學科有機整合。比如,五年級語文課本上有一課主題是“節約用水”,輔導員可以此為主題在少先隊活動課上,組織隊員調查、采訪、統計,設計節約用水的標語,發出倡議等;在科學課上,請科學老師帶領隊員們親自實踐體驗后,尋找科學道理。三個學科課程的整合使隊員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培養,責任心、探索精神有效增強,也使隊員的知識鍛煉和能力學習得以齊頭并進,共同提高。
輔導員突破固有的思維局限,尋找傳統與創新、校內到校外、虛擬與現實、課內到課外的交叉點,會讓少先隊活動課實現多渠道地整合、多模式地進行,更能使隊員們在活動中獲得多元體驗,得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