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中石油的歷史罪人
中紀委和央視制作的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今年10月開播,蔣潔敏出鏡。
生于1955年的蔣潔敏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一把手”:總經理兼黨組書記,設立董事會后的董事長兼黨組書記,去年獲刑16年。蔣潔敏所犯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主要行為是在擔任中石油主要領導期間,違反有關規定,幫助他人獲得了9個油氣田區塊的合作開采權,致使他人非法獲利達30.4696億元,使得國家財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油氣田合作開采權的審批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多名高管為了滿足蔣潔敏的要求,不顧制度。中石油原高管王道富稱,“不僅是應該按照文件要求辦,而且也要按照文件要求的程序和把關,要做這些工作。但是當時我們,特別作為我,也沒有多想這些問題,反正想到是蔣潔敏安排的事情,我們把它辦好就行了。”原高管冉新權表示:因為很多事情,一聽說是領導安排的,大家都不愿意得罪領導,一聽說有背景,所以說大家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原高管王道富稱,“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之所以到這個地方來,既是作害者,也是受害者。所謂作害者,就是說我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了。所謂受害者,因為蔣潔敏總經理安排了這件事情,他的想法和要求當和制度發生矛盾的時候,怎么樣去防止和監督領導,成為很重大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按照黨中央提出來的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地管好黨,從這個角度去根治我們這些存在的非常多的這些問題和矛盾,去徹底扭轉這種領導一把手就權大于法、權大于制度的這種環境。”
蔣潔敏表示,“我作為中石油的一把手,簽了字,所以說別人不好亮黃燈,也不能給紅燈。如果說上級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要做一件錯誤的事情,每一層的下級都不敢亮紅燈,那不是這樣的錯誤就永遠不會被糾正嗎?關鍵把一把手管住,中央不是已經現在加強了對一把手的監督嗎,巡視制度是對主要領導的。什么都要抓一把手才行,管住了一把手,就管住了問題的絕大部分。中石油出了這些問題,腐敗的問題,我是負主要責任的。我帶頭破壞了制度,別人也能破壞制度,我腐敗,別人也能腐敗,所以我是中石油的歷史罪人。這個我認識得非常沉重非常清楚,我對不起他們。”編輯點評:
讓我們再重溫一下鄧小平的名言: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獨董內幕交易被罰
證監會今年10月發布,株洲旗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周金明是旗濱集團《公司201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這一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周金明2015年8月21日控制使用“謝某瀅”賬戶買入“旗濱集團”31,700股,獲利48674.10元。同時,在2015年8月18日至2016年1月12日不到6個月的期間內,周金明利用其控制的“謝某瀅”賬戶交易“旗濱集團”,累計買入66,700股,賣出63,700股,余3000股未賣出,獲利為49251.43元(已扣除2015年8月21日買入旗濱集團股票的盈利)。周金明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的規定,構成內幕交易和短線交易行為,依據《證券法》的規定,湖南證監局決定沒收周金明內幕交易違法所得48674.10元,并處罰款48674.10元;對周金明短線交易的行為處以警告,并處罰款3萬元。
周金明1974年生,本科學歷,注冊會計師,2014年12月31日起任旗濱集團獨董,2016年4月離任。
編輯點評:
賠了夫(獨董之位)又折兵(錢財,名譽)!
董明珠的傲慢
10月28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表決定增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公司以及配套募資議案: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向第一大股東珠海格力集團、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等非公開發行股份配套募資96.94億元。
當日的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稱,“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么樣?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么多?格力人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
結果,關于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的議案贊成比例66.96%,募集配套資金等15個議案被否決。
編輯點評:
分紅是本分、搞好企業是多方包括股東共同努力的結果,絕非一己之力。
印度老板大力獎員工
10月28日,印度一家經營鉆石出口的公司(年營業額約合609億元人民幣)老板多勒基亞宣布,在周末的排燈節來臨前,將以汽車等物品獎勵員工。“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員工在未來5年里都有房有車,所以我們決定向員工贈送汽車、公寓和珠寶。”多勒基亞表示,這項獎勵是對過去5年來員工的杰出表現和奉獻精神的認可。獎勵包括400套公寓、1260輛汽車和56個珠寶禮盒,價值約合5068萬元人民幣。多勒基亞將為400名獲得公寓獎勵的員工支付公寓的首付,并在接下來5年支付房貸。
2012年,3名員工因為表現出色收到了汽車;2014年,多勒基亞以491輛汽車和207間公寓獎勵了1716名員工。多勒基亞白手起家。
編輯點評:
財聚人散。合作共贏,是企業家和員工的可持續相處之道。
國資委建強監事會
10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通報了國資委關于改革監督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監事會作用的一系列舉措。
結合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國資委提出了加強監事會監督的重要舉措。一是強化工作領導。調整領導班子分工,除原有一名國資委副主任分管監事會工作外,增加一位委領導,專門協助分管監事會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國有資產監督工作的領導。二是強化機構支持。整合委內監管資源,設立監督一局、監督二局、監督三局,與監事會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關系,負責監事會反映問題的深入核查、分類處置、整改督辦工作,組織開展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調查,提出相關責任追究的意見建議,形成監督工作完整閉環。三是強化運行機制。分別以委黨委會和主任辦公會、分管委領導、監事會主席為主體,形成領導決策、協調處置、監督報告等“三個平臺”,推動監督成果綜合運用。第一平臺為監督報告平臺,由監事會主席負責,監事會承擔具體工作,主要任務是發現和報告問題,督促落實應由企業自行整改的事項;第二平臺為協調處置平臺,由分管委領導負責,三個監督局承擔具體工作,主要任務是推動監事會監督檢查成果的綜合運用;第三平臺為領導決策平臺,以國資委黨委會和主任辦公會為主體,研究監事會工作中的重大事項,聽取監事會主席對有關企業監督檢查重大情況的報告以及監督局專項工作匯報,實現出資人管理和監督的有機統一。
編輯點評:
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環。加強監事會,有利于更加有效發揮監事會的制度優勢,打造法治央企、陽光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