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詠梅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說過:上天賜人以兩目兩耳,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也常聽人說:一雙靈敏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足見“聽”之于人的重要性,“樂于傾聽”是學生學習成長之必要,也是有效教學之關鍵。
“傾聽”是一個重要的語文學習習慣,也是一種重要的語文學習的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它更是促進、強化學生個性發展的動力,在一個懂得、善于、樂于傾聽的課堂氛圍中,將會極大地發揮學生個性的創造潛能。反之,沒有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生的興趣、認知、情感等感受系統也會受到挫傷。
學生在課堂上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這個良好的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或者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歷練與有意識的培養才形成的。
一、懂得傾聽——潤物無聲
對于剛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他們給我們的總體印象是愛玩好動,言行舉止稚嫩可愛,對學校、對老師感到新鮮好奇。自控能力、辨別能力很差,因而課堂上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小手高高舉起,你說我也說、七嘴八舌、迫不及待。究其原因,當然是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和自我表現欲導致的。渴望得到認可和表揚是每個孩子內心的動力,可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卻陷入了混亂的局面。如何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發展的天地,使學生在課堂上懂得傾聽,懂得尊重他人,我以為教師只有先從自身做起,做到善于關注,傾聽學生,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善于捕捉信息,區別對待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體差異,真心充當一個耐心的傾聽者是讓學生真正懂得傾聽的一個有效途徑。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教師的耐心傾聽尤為重要。我在教蘇教版《三袋麥子》一課時,班上有一個很胖的孩子,平時不愛動,課下也難見他和同學嬉戲的身影,課上更不多見他發言,在討論“小豬、小牛、小猴你更喜歡誰?”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同學們踴躍發言的氣氛感染了他,他舉起了自己的小手,隨后又放下了。我微笑著請他說說自己的看法,他漲紅了臉說喜歡小豬,這時,教室一片唏噓聲。此時他更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我及時制止了孩子們,并用鼓勵的目光興致盎然地注視著他,不斷地告訴他,老師很想聽聽他的理由,老師正在專心地聽著呢。他終于鼓足了勇氣有些結巴地說:“我媽——媽就喜歡 ——小豬,我媽媽也——也喜歡我,說我長得就像小豬一樣白白胖胖,好可愛!還說我長大以后能做一名大廚師呢。書上的小豬做了好多好吃的,它很能干。”他越說越流利。他的話說完了,我依然微笑地注視著他。我告訴他,我被他的獨特見解感動了,我很高興。只見他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借機對全班學生說:“看他說得多好啊!今天老師如果不是想聽聽他的發言,大家會發現小豬還有這么多優點嗎?小豬也是很可愛的,小豬的可愛是誰發現的呢?”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他的祝賀。于是我對他說:“今天你開心嗎?”他重重地點點頭。
二、善于傾聽——他山之石
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沷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們敢于提問、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能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景,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老師……”當老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舉手的學生卻異口同聲地嘆起氣來;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在潛心干著自己的事。如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善于傾聽呢?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孩子傾聽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其次,對于班上那些平時聽課不怎么注意聽講的學生,推選他們做小老師,當別的孩子回答問題時,讓小老師們來評定回答者問題的正確與否并及時給予獎勵,讓孩子們明白,不但要認真聽老師說話,也要認真聽別的小朋友說話,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小老師。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我也分配給他們相應的任務,那就是難度較大的“挑刺”和“評審”,在“挑刺”這一環節中,比如老師說兩句話請學生找到前一句和后一句有細微的差別,完成“挑刺”任務后,再請學生說說兩種表達方式哪一種更合自己的感覺,請亮出自己的觀點,事先布置孩子們聽的任務,讓每個孩子聽得更認真、更具目的性。在孩子們品嘗喜悅的滋味,獲取成功的滿足時,“善于傾聽”的習慣也悄悄地養成了。
三、樂于傾聽——玉汝于成
課堂教學中,教師做到耐心傾聽,其實并不難,讓學生懂得傾聽的重要也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樂于做一個全身心的傾聽者。除了堅持不懈地訓練,激勵、表揚的語言永遠也不過時。課堂上,我常常會由衷地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老師的表現呀!”“嗯,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真棒!”“你的評判是正確的,掌聲送給你。”“你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亮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你真了不起!”一個會心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贊揚、一個舒心的微笑對于孩子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課堂上他們不僅變得積極主動,愿意往深處思考,也學會了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更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是的,真誠的激勵話語、平等的師生對話,所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更是孩子美好情感的體驗,這樣的課堂,孩子的個性得到了發展,也一定會更加樂于傾聽的。
懂得傾聽、善于傾聽、樂于傾聽 ——唱好這“傾聽”三曲,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會更生動、更精彩、更有效。更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鳴奏出華美的樂章。真心祝愿我們的孩子在傾聽中成長,在傾聽中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強者。
(作者單位:安徽省含山縣環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