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現代美國文壇上的杰出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典型人物反映了爵士年代美國的各個價值觀對物質主義和道德的不同反應和行為,被認為是反映爵士樂時代氣氛的典型的美國小說之一,尤為深刻地揭示了美國夢的幻滅。本篇論文將通過對小說歷史背景的分析闡述何為美國夢以及爵士時代下蓋茨比的美國夢幻滅的原因。
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夢;爵士時代
作者簡介:郭淑亭(1997-),女,遼寧鞍山人,研究方向為漢語國際教育。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1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作為“美國夢”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了爵士時代人們迷惘、幻滅的生活狀態,抨擊了一戰后人們道德淪喪與資產階級的傳統道德動搖的現狀。主人公蓋茨比的悲劇揭示了美國夢的不可避免的悲劇和幻滅,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起在做著夢,做著這樣一個世俗成功的夢。這是對年輕一代在爵士時代的幻滅和焦慮的真實描寫,蓋茨比的夢想成為這個時代的永久歷史鏡子。
一、美國夢與爵士時代
為了逃離政治迫害和尋求新大陸的自由,一些英國人開始了他們的航行,來到了北美。1620年,35名清教徒和67名非清教徒乘坐一艘名為“五月花”的著名船只漂泊到北美。在他們著陸之前,41名旅行者簽署了一項條約“五月花公約”。這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第一個統治文件,也是記錄著那些移民北美的人們的最古老的歷史文件。這份契約不僅規范平等和正義,而且暗示了清教徒的艱難精神。雖然美國夢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義,但在政治迫害下,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希望創造新的生活與政治平等。這是美國夢的開始。
不同的人對美國夢有不同的理解,并且實現他們的美國夢的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美國夢的定義可以分別在廣義和狹義上引入。對于前者,美國夢意味著美國土地上的平等,自由和民主。后者意味著,每個在美國努力工作,永不放棄的人可以實現他或她的夢想,并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也就是說,人們應該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去實現理想,而不是依靠別人的幫助。
1931年,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于《美國史詩》一書中首次提出“美國夢”一詞:“美國夢遠遠超過物質范疇,美國夢就是讓個人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實現自我。美國夢不是汽車,也不是高工資,而是一種社會秩序,在這種秩序下,所有男人和女人都能實現依據自身素質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并得到社會的承認,而與他(她)的出身、社會背景和社會地位無關。”
1920 年,菲茨杰拉德在書中把它叫做爵士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于每個美國人來說,美國夢是成功的希望,它是從無恥到富裕的梯子,它吸引人們去西方,并試圖成為百萬富翁。直到十九世紀,國家的財富和物質繁榮的積累突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張,美國夢不再充滿積極和精神上的能量,精神上的需要與物質需求強烈沖突,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但拒絕道德。而這就是爵士時代下的美國夢。
二、蓋茨比的“美國夢”
蓋茨比的美國夢是財富夢,躋身上流社會是蓋茨比美國夢中最基本的元素。蓋茨比的財富夢想反映了發現新大陸后美國的淘金熱。他是一個有野心的年輕人,為了實現他的個人理想,他將原來的名字Gatz改成了具有“神之子”意義的蓋茨比,其野心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蓋茨比是一個堅持不懈、有計劃有序做事的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為了使財富的夢想成真,蓋茨比愿意忍受痛苦。他甚至冒走私犯罪的風險。有了足夠的錢和財富后,他揮金如土、夜夜笙歌的舉辦宴會,同時熟悉屬于上層社會階層的人物,他希望自己可以被上流社會接受。這種想法也可以被認為是美國夢的縮影,然而,上層階級仍然看不起那些有卑微背景的人。
蓋茨比的美國夢更是愛情夢,實現財富和高度社會地位的夢想只為贏回愛情。蓋茨比眼中的黛西是美麗、純潔的化身,即使她實際上是一個自私,虛偽和物質的女孩,然而,蓋茨比還是認為她是完美的存在,是他一生想要追求的人,他的追求注定是徒勞的,因為黛西并不如表面看上去一樣,她冷漠自私,在奢華生活與社會地位面前,她選擇了與丈夫一起設計讓蓋茨比死亡。然而,蓋茨比最終也沒有明白,他與黛西代表了不同的價值觀,他們不同的社會地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永遠也不會在一起。《了不起的蓋茨比》為我們展現了蓋茨比的夢與現實是格格不入的,他所追求的美國夢,是一個物質世界的夢,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這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它所存在的世界以及它所呈示的世界,以及留給我們今天后來的人一個警告。作者讓我們一層一層地去看到了這個社會它的奢華,它的浪費跟它的腐敗。整本書貫穿著現代文明的隱喻,它就像是一個銅幣的兩面,一面看起來光鮮亮麗,讓人想要靠近,但另一面,一旦翻過去,就是人心的虛無與空洞。
參考文獻:
[1]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姚乃強譯:《了不起的蓋茨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2]田力超. 淺談《了不起的蓋茨比》之美國夢的破滅[J].魅力中國,2010(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