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平

摘要:目的 探討引起剖腹產術中出血的具體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制定針對的預防措施,降低剖腹產術中出血的發生率。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診的55例剖腹產術中出血患者,了解患者基礎情況下采取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子宮切除、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縫扎止血等等,根據出血原因研究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結果 在55例剖腹產術中出血的患者中,在出血原因方面,13例患者由于胎盤因素而引起術中出血,10例患者由于凝血障礙而發生術中出血,18例患者由于宮縮乏力而發生術中出血,7例患者由于肌瘤發生術中出血,7例患者由于切口撕裂而發生術中出血。對術中出血患者給予對癥處理,無死亡病例。結論 剖宮產術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盤因素、凝血障礙、子宮乏力、子宮肌瘤等等,術中應結合患者出血原因及醫療條件,制定完善的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止血方案,確保母嬰生命安全。
關鍵詞:剖宮產;術中出血;臨床分析;預防;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調查顯示當你牽選擇剖宮產的孕婦越來越多,且發生率逐年升高,同時導致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危害母嬰的生命健康[1]。本組試驗對我院接診的55例剖宮產術中出血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術中出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對策,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診的55例剖腹產術中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達到孕齡標準,患者的年齡在23~37歲,平均年齡為(27.62±1.93)歲,孕周均超過39 w。在55例剖宮產孕婦中,32例為初產婦,所占比例為58.18%,23例未經產婦,所占比例為41.82%。50例煩單胎妊娠產婦,所占比例為90.91%,5例為雙胎妊娠產婦,所占比例為9.09%。55例產婦剖腹產術中均出血,且在24 h內出血量均超過380 ml。
1.2方法 針對本組研究中55例剖腹產術中出血孕婦,術中均采用有效的止血措施,具體措施包括結扎子宮脈上行支、子宮切除、藥物治療、縫扎止血等。對患者術中出血的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并根據患者術中出血的具體原因,總結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統計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χ2)檢驗剖宮產術中出血患者原因分析方面的數據,如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55例剖宮產術中出血患者中,通過對其術中出血原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由于胎盤因素而引起術中出血的患者有13例,由于凝血障礙而發生術中出血的患者有10例,由于宮縮乏力而發生術中出血的患者有18例,由于子宮肌瘤發生術中出血的患者有7例,由于切口撕裂而發生術中出血的患者有7例,給予患者對癥處理,患者的生命體征均穩定,且沒有死亡比例,55例剖宮產術中出血患者原因分析見表 1。
3 討論
隨著選擇剖宮產分娩的孕婦不斷增加,產婦剖腹產術中出血的放生率不斷增加,對母嬰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大量研究顯示引起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凝血障礙、胎盤因素、子宮肌瘤、宮縮乏力、切口撕裂等等。在本組試驗中,以我院收治的55例剖腹產術中出血孕婦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2]。
在術中出血原因方面,由宮縮乏力引起術中出血的患者有18例,所占比例為32.72%,此原因引起術中出血所占的比例最大,顯然引起剖腹產術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宮縮乏力[3]。由于產婦臨產后的產程延長,同時在高血壓綜合征、懷孕期間子宮過度膨脹等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引起產婦宮縮乏力。對于羊水過多、多胎妊娠、胎兒過大等孕婦,可引起子宮肌層膨脹,可有效降低產婦子宮肌層的收縮力[4]。
在臨床中應用對具有多種危險因素影響的孕婦進行術前全面檢查,對其進行高度重視。本組試驗中由于胎盤因素引起術中出血的患者有13例,所占比例為23.63%,主要由于孕婦既往有流產史、引產史、盆腔炎等疾病史,這些情況均可有效引起胎盤植入、胎盤前置、胎盤粘連等情況的發生率[5]。對于胎盤前置的孕婦而言,其子宮下段的收縮力相對較差,這種情況很容隱引起剖腹產術中出血,通常由這種情況引起的術中出血較兇險[6]。
臨床中人工流產、過度刮宮等情況均可能引起產婦患有子宮內膜炎、子宮蛻膜發育較差等,以上因素將容易引起產婦子宮出現粘連現象,對于子宮粘連的產婦,其在接受剖宮產手術分娩的過程中,術中出血的發生率較高,對于這類產婦術中出血,術中出血過程中可以選擇利用宮腔紗條填塞進行止血,這種止血的效果較好。
通過對胎兒頭過大的產婦,同時產婦子宮切口過小,在這樣的情況下胎兒頭部分娩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另外產程的時間較長,各種組織在受到壓迫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水腫,如果醫師娩出抬頭的動作過于粗魯,或者用力過度,則很容易能導致切口撕裂,這種情況將導致術中出血,剖腹產術切口撕裂也是術中出血的原因之一。除了凝血障礙、宮縮乏力、胎盤因素等原因,還有其他因素可因素剖宮產術中出血,如妊娠伴重癥肝炎、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各種并發癥,均可導致剖宮產術中出血。
一旦剖腹產術中出現出血現象,則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其中較常規的止血措施是藥物止血。當胎兒分娩后,在子宮肌層注射適量的催產素,并在產婦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可含服米索前列醇,這種方法有利于幫助由于宮縮乏力產生剖宮產術中出血。如果經過藥物治療無效后,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子宮切除、縫扎止血等措施[7]。
綜上所述,引起剖宮產術中出血的原因有切口撕裂、胎盤因素、子宮肌瘤等,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對剖宮產術中出血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制定科學的止血方案,降低術中孕婦危害的發生率,促進母嬰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劉青建,劉彩萍.50例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4(36):116-117.
[2]楊曉文,王文華,唐紅英.改良背帶式子宮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大
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13(34):113-114.
[3]張小麗.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0(17):3387-3389.
[4]廖作燕.69例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6(04):835-836.
[5]李苗,徐小風,范雪金.改良 B-Lynch 縫合法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臨床療效分析及術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9):429-430.
[6]薩如拉.57例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21(02):1212-1213.
[7]何素彬,李燕霞.52例剖腹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與預防對策[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0(14):3114-311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