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硯
【摘要】 微課憑借其精致的教學設計、經典的示范案例、制作的實用性以及流媒體播放性等優勢,受到了廣大教師們的青睞。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課的作用,成為了教師們目前主要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主要針對微課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 微課 初中 物理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2-174-01
0
前言
微課不僅是教師們開展各種精彩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還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將微課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課的熱情,從而促進整體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
一、巧妙利用微課,吸引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注意力
初中生的思想與身體都已逐漸成熟,其主觀能動性也相對較好,但有時候在上課時,難免會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大部分因素在于教師的教學模式上。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容易導致教學課堂氣氛沉悶、無趣,還容易讓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教育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教師的技巧在于保持、集中學生注意力。”也就是說教師應積極在教學活動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益。
微課教學法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微課教學的視頻正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若教師在課堂中合理引進微課不僅不會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課堂變得新鮮、有趣、生動,從而提高其注意力。以《顯微鏡與望遠鏡》一課為例,教師可通過微課將放大現象巧妙的呈現給學生,如觀看不同動植物的細胞在顯微鏡中的奇妙景象等,學生觀看完微視頻后就會對放大的原理產生好奇心,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想要知道更多物體細胞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如此一來,不僅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顯微鏡下景象,還能讓學生更喜歡上物理課。
二、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調整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另外,教師還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將教學的內容(如章節知識點、重要實驗步驟、物理原理等)以微課為主要形式,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資源視頻,并讓學生自行選擇學習的層次視頻;待完全理解了實驗的原理或實驗的目的、過程后,可選擇難度稍高一點的資源視頻進行學習。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成就感,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思路更明確,進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以《杠桿》為例,教師可先讓學生理解杠桿原理的定義,然后通過微課將生活中利用到的杠桿現象展示給學生,如小朋友用的蹺蹺板、劃船用的船槳以及拔釘子用的羊角錘等,再將杠桿的平衡條件、什么是等臂、省力、費力杠桿以及相關的計算方法按照簡易程度合理分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并讓學生進行分層分組組探討,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求。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杠桿實驗的過程,再讓其自主進行實驗,同時在學生實驗期間,教師應及時給予點撥并耐心回答學生所提出的疑惑等,由此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微課教學,巧妙突破物理知識的重點難點
物理實驗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但每次實驗都需要準備很多實驗器材,再加上實驗器材比較小巧,在人數多的班級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學的難度。而利用微課不僅能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實驗器材,還能使其清晰、完整的觀看實驗步驟與過程,從而節省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物理知識。另外,對于物理知識中的重點難點,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將這些物理知識(如物理原理、實驗步驟、專題講解以及歸納總結等)制成微視頻供學生學習與復習,這樣一來,不僅不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以《串聯與并聯》為例,該章節的重點是熟悉掌握電阻串聯與并聯等效規律,難點是如何區分它們。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關于串聯與并聯的相關實驗視頻,若有學生不是很明白的,教師可以反復讓其多看幾遍,從而讓學生快速的掌握串聯與并聯的等效規律,并了解電路圖等,隨后,教師再利用微課重點講解如何清楚地區分串聯與并聯;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動手畫畫串聯與并聯的電路圖,待其充分掌握之后,適當增加難度,并反復練習,最后在準備下課前,利用微課讓學生們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由此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結語
總之,教師在物理教學課堂中巧妙利用微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突破物理知識的重點難點;同時,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共同發展,更有效提高了整體教學效率,保證了其教學的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吳文彪.淺議“翻轉課堂”之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2015(02):49-50.
[2]雒向東.微時代大學物理教學模式研究——微課教學的有效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5(01):230-231.
[3]李偉軍.基于“微課”的創新型大學物理教學模式的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72-73.
[4]王俠.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優越性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