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頂崗實習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文章在分析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現狀的基礎上,闡述了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基本原則,提出了建立“政府一主導、校企兩主體”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構建“三級協同、四方參與”的多元考核評價方法體系及建立運作有效的信息處理和反饋體系,以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教學質量。
關鍵詞: 職業院校 ? ?頂崗實習 ? ?過程監控 ? ?考核評價
頂崗實習教學在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學生業務素質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職業院校必須重視加強頂崗實習教學,努力提高頂崗實習教學工作的地位,建立相對獨立、完整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努力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1.頂崗實習的意義與政策依據
1.1頂崗實習的意義。
頂崗實習是指學生在完成文化基礎課、部分專業課及校內專業實踐課以后到專業對口的單位現場,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并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養成正確勞動態度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形式。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實習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發揮很大的作用。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專業技術設備及經營環境等資源,在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下培養自己的崗位專業技能、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頂崗實習既符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即4.5+0.5或2.5+0.5教學模式,又有利于對職業院校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方面的強化訓練,使職業院校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增強崗位意識和崗位責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綜合素養,是產學合作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
1.2頂崗實習的政策依據。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要求:“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最后一年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時間不少于半年。”
教高[2006]16號文件要求:“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要積極推行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頂崗實習累計時間原則上以半年為主,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要切實規范并加強實習教學、管理和服務,保證學生實習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
這一系列政策文件都要求職業院校必須重視和加強頂崗實習管理與評價工作,文件的出臺也為我們職業院校進一步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政策理論依據。
2.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現狀分析
目前頂崗實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生實習認知不充分、學校實習管理不到位、企業接納實習學生不積極及實習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等幾個方面。
2.1部分學生對頂崗實習認識不充分,不能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折。
學校在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前,一般都會進行實習動員,有時也會邀請一些實習企業開設講座,主要介紹實習的目的與意義、崗位安排、注意事項和學校與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等,讓學生對整個頂崗實習有一定的了解,在思想上做好準備。因此,絕大部分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頂崗實習,思想上也比較重視,服從企業的實習崗位安排,認真進行實習。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思想認識模糊,對頂崗實習的目的認識不清,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實習報酬的傾向,不能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折,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隨著實習的展開,枯燥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復雜的人際關系,嚴格的企業規章制度,使得很多學生心理出現了動搖,加之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無法適應崗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責任心和上進心,而當現實與其要求有差距時,則會鬧情緒,頻繁更換實習單位,有時會出現放棄實習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計劃的完成,也影響了實習的實效,而且增加了企業接收實習生的成本,直接影響到校企合作的正常進行,導致實習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2.2學校缺乏有效的頂崗實習長效管理機制,對實習的管理不到位。
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相關技術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師傅耐心有效的指導。目前不少職業院校安排在最后學期的畢業實習,名義上也要求“頂崗”,實際上大多因缺少監控而流于形式,僅僅是畢業生的“待就業學期”而已。據有關調查顯示,不少職業院校將學生安排到企業頂崗實習后,主要依賴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來管理與指導,學校實習指導老師臨場指導不多,這樣造成學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的指導缺失,勢必導致學校實習管理責任的不到位,也影響了校企雙方的有效溝通和實踐教學的質量。另外,由于一般的企業無法提供太多的崗位,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都采取分散實習的辦法,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隱患,加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頂崗實習的學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在長達半年的實習時間里,學校如果沒有與之相當的體制與機制保障,頂崗實習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現象,無法切實保證頂崗實習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3部分企業對頂崗實習缺乏認同感,接納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目前國家還缺少鼓勵企業和社會各界支持學生頂崗實習和社會實踐的政策及法規,政府有關部門缺乏相關的政策支持,導致部分企業對頂崗實習缺乏認同感,接納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學生實習崗位不對口,個別學生聯系的實習崗位與專業培養目標不一致,發揮不了頂崗實習的作用。“工學結合”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因此要求與所學專業有聯系。但是許多專業無法找到與其對口的實習崗位,頂崗實習內容與崗位所學專業不相關或不對口,甚至直接是“打工”性質,這樣的實習將直接影響學生崗位操作技能的獲得和零距離上崗,也將影響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對學生頂崗實習實際意義的質疑。因此,“實習性質”和“專業對口情況”關系到頂崗實習教學的成敗和實效。
2.4頂崗實習過程監控不力,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
考核評價是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頂崗實習教學過程質量監控評價力度不夠、頂崗實習教學過程質量監控和考核評價體系尚不夠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考核形式單一;缺少企業指導教師的有效參與;監控評價體系不健全等。大多數職業院校是在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進行一次性評價,對頂崗實習過程監控不力,造成對學生考核滯后,從而無法形成實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和互動,不能起到及時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在頂崗實習教學及其各環節上缺乏規范化、科學可行、有自身特色的頂崗實習教學監控制度和保障體系,主要表現為缺乏系統的評價組織,以及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信息的手段,難以形成制度化、經常化的評價體系。
3.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基本原則
構建科學完善的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是確保頂崗實習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學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科學完善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應該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應遵守以下基本原則。
3.1目標性原則。
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的建立和運行,要緊緊圍繞教學質量控制進程,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實施管理,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合理選擇在頂崗實習教學活動中需要監控、考查和評價的關鍵要素,科學構建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
3.2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效能的保證。從教育管理學的角度分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人——人——人的系統,管理主體、客體和目的都是人。它通過管理主體的人,對作為既是管理客體、也是管理主體的人的管理,最后達到培養人、發展人的目的。
3.3多元化原則。
多元化指的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包含多元的評價目標、多元的評價主體、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及評價結果的多渠道反饋。
3.4反饋性原則。
在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必須注意對存在問題的跟蹤驗證,特別是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反饋意見的跟蹤驗證,通過有效渠道進行溝通反饋,包括向學校決策部門和領導反饋,向教師、教學管理工作人員和學生等被監控對象反饋,及時反映情況和交換意見,對在頂崗實習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要提出改進和加強的建議和意見。
4.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
頂崗實習以其工作崗位的真實性、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工作經歷與體驗的綜合性成為職業院校實踐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保證頂崗實習有序、有效施行,就必須建立完善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使學生頂崗實習的成果得以真實全面的體現。
4.1樹立明確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目標體系。
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實踐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因而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障的基本目標是保證職業教育滿足國家各行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增強學校自身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促進學校合理利用內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不斷改進和強化學校人才培養活動的效果。這是教學質量管理的首要任務,也是其他層次教育質量保障活動的基礎。
4.2建立“政府一主導、校企兩主體”的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
4.2.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我國職業教育將“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這一提法不僅為我國構建新的現代職業教育辦學體系明確了基本方向,而且從宏觀層面將職業教育發展中政府、行業與企業各自應承擔的義務與角色進行了清晰的分工。政府主導職業教育發展不是政府過度干預或介入職業教育辦學活動。政府發揮合理的主導作用應該是,綜合利用法律、政策、經濟、管理等手段,引導并確保職業教育各相關要素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從而推動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職業院校頂崗實習處于發展階段,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政府應在現有法律基礎上進一步立法、完善實施細則來保證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的有序進行,完善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體制和機制、實習標準和內容、實習結果評價、實習過程監控,彌補實習責任主體與問責等方面的制度空白。此外,政府還應出面協調各方面的利益,應當在頂崗實習中起主導作用,構筑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實現校企合作雙贏。政府首先應保證頂崗實習專項經費,并加以落實;樹立企業接納學生頂崗實習是社會責任和義務觀念;同時通過稅收的減免、經費的資助等手段,對積極參與支持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企業進行表彰和獎勵。
4.2.2組建校企雙主體的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實施“全程監控”。
職業教育的辦學類型和性質決定了職業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院校內部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外部質量監督評價體系。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指院校通過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標準、質量管理程序、規章制度,運用測量和評價等手段,整合內部各種教學資源,從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能符合社會、學生個體、學校的需要,同時形成一個在質量上能夠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改進、自我發展的有效運行機制。外部質量監督評價體系主要指政府、社會(包括企業、媒體、學生家長等)通過對職業院校認證、評價等措施而建立的全方位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監控機制。
頂崗實習是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它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具有管理主體多元化、實習地點分散化、實習內容多樣化等特點。為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有序進行,保障工學結合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此,必須構筑規范的頂崗實習管理體系、制定及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不斷改進頂崗實習管理方法。只有從頂崗實習指導到學生實習成績評定等各個環節,都由校企共同組織實施,才能保障頂崗實習工作有序、有效地完成。
科學設計頂崗實習作業流程,建立頂崗實習運作體系,實施“全程監控”。如何對頂崗實習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安排、精心組織、規范管理是提高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課題。加強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是抓好頂崗實習的關鍵,頂崗實習過程主要包括計劃、組織與動員、實施、考核、總結與表彰五個階段。學校要對頂崗實習過程各個環節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并實行科學管理,同時應采取多種方式實施頂崗實習過程監控,包括定期巡回檢查、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抽查、企業指導教師與學院管理教師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指導等。
4.3構建“三級協同、四方參與”的多元考核評價方法體系。
“三級協同”即院校教學質量管理處、教務處(實訓處)、系(部)教學三個層級協同動作,組成由他們構成的三級監控體系,對頂崗實習教學基地、頂崗實習教學條件、頂崗實習教學實施過程、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等進行監控、評價和意見反饋。
“四方參與”是指行業協會、企業、院校、學生四方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機制。職業院校必須要吸收行業協會、用人單位與學生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學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權,行業協會、用人單位了解人才培養過程,密切行業協會、用人單位與教育教學的聯系。行業協會在頂崗實習教學考核評價中起宏觀調控作用,具體要建立企業、學院、學生三方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體系。企業要以職業資格要求為標準,對學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實習紀律、崗位技能、團隊與創新精神等方面進行考核;學校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頂崗實習記錄情況、中期巡查與指導情況、頂崗實習報告完成情況、職業能力的形成情況進行考核;學生根據頂崗實習職位、崗位能力要求目標、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崗位工作業績或成果進行自評。頂崗實習成績結合三方評價進行總評,通過嚴格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使學生更加重視頂崗實習教學環節的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助于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的形成,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同時要加強過程管理,進行多時段考核評價。加強過程考核,要求企業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紀律、實習態度、實習效果等如實作記錄,并進行量化考核。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嚴把頂崗實習的全過程監管,客觀進行頂崗實習鑒定。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學生頂崗實習平時考評記錄,充分聽取企業的評價意見,吸納學生自我評價的合理成分,抓住學生個性特點,作出綜合性實習鑒定報告,評出相關成績等第。
4.4建立運作有效的信息處理和反饋體系。
準確及時的信息反饋是質量管理的前提,通過這些信息及時修正我們人才培養工作的偏差,促進質量的不斷提高。其中,應特別關注服務對象——學生的體會和評價,他們的評教評學能及時迅速反映出教學質量中存在的問題。信息反饋是教學質量監控形成閉環的重要保證,信息的采集注重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信息反饋系統同樣應該保障校內、校外兩個系統。信息反饋必須沿著質量監控體系的環節、程序反向傳遞質量信息,形成閉環。同時應有專人對反饋的結果進行跟蹤,保證問題的解決和落實。
5.結語
加強頂崗實習的過程監控與質量評價、提高頂崗實習質量是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有效解決實習中“專業不對口”、“打工”性質實習、實習難、實習權益保障難等問題是當務之急。針對實習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關鍵點,通過頂崗實習探索與總結建立一套由學校、企業、學生共同配合,涉及實習前、中、后全過程的全方位、立體式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05]35號文,2005-10-28.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文,2006-11-16.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9.
[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14]19號文,2014-5-2.
[5]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職成[2015]6號,2015-7-27.
[6]張雁平,成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評價體系的研究和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5).
[7]徐新玉.論高職特色教育質量保障與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2(15).
[8]鄧東京,易素紅,歐陽河,鄧少鴻.頂崗實習,怎一個難字了得——18個省頂崗實習學生調查報告[N].中國教育報(職教周刊),2015-01-19(06).
基金項目:蘇州市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立項課題(課題編號:ZJLX2015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