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 ?要: 由于教學條件、師資、學生等各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小英語的教學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農村中小學英語的教學水平低下,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簡單歸納造成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低效的幾個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英語 ? ?教學現狀 ? ?對策 ? ?學習興趣
一、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1.部分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農村中小學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給教師備課帶來了許多困難,課文中的情境無法給學生形象再現,教師在課堂上依然處于主導地位,也就是教師只能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知識,唯一的教學設備就是一臺錄音機,這就使英語教學顯得苦燥而單調,很難讓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至始至終都處于被動的地位,成為教師灌輸知識的對象,在課堂教學中缺乏積極主動性,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活動較少,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部分教師英語專業知識比較貧乏,英語教育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在大部分農村偏遠地區,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及時獲得先進的信息,且與外界交流甚少,許多中小學英語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他們只能一直沿用最原始的“老家底”,可想而知,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難得到提高。
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偏落后,他們不能深入理解新課程理念,在教學方法的改進上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由于英語教學缺乏語言環境與一些必要的教學條件,使學生對于理解和掌握這門外國語言存在一定困難,英語教學只能依靠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機械地給學生們灌輸,教師運用“填鴨式”教學,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談不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就產生了厭學情緒。這是農村中小學生成績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在英語學習方面有一定困難。
大多數農村小學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都開設了英語課程,但由于師資缺乏,許多代英語課的教師是非專業的,這些教師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他們只會依照課本給學生們簡單地教幾句英語,不注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聽力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不能靈活運用。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升入初中時,面對長篇英語課文、大量的語法知識,就力不從心了,學生的這種狀況給初中英語教師造成了教學中的困難,大多數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
二、針對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以下對策
1.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
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說明教師的知識水平對學生的知識獲得有直接影響,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增加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適合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接受并學習英語時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因此,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拓寬英語知識面,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能在英語教學中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需求,才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利用情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英語教學應注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不同的情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堂中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情境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同時訓練學生的聽力能力。
通過師生對話,學生會積極參與并練習對話,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進入英語課堂。在講解英語對話內容時,教師可根據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讓學生根據內容配上恰當的動作,生動形象地為全班同學表演,學生們精彩的表演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激情與興趣,使他們對英語由厭學變成樂學、好學。
中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的求知欲望特別強烈,對新鮮事物也特別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創設情境,使課堂教學變得具有趣味性、娛樂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獲得知識。例如: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認讀鐘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一天的主要活動時間,包括起床、上學、放學、睡覺等一系列時間,然后,教師可以讓個別學生一邊表達時間,一邊神情并茂模仿各種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中輕松地學習新知識,不僅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認真鉆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方法。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糯蠼逃铱鬃右苍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边@說明興趣在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采用靈話多樣、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方法,積極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課前認真備課,并盡可能把課文內容制作成五彩的幻燈片,讓學生樂于接受知識,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放英文電影,英文歌曲。教師也可以創設各種英語學習情境,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演、做游戲等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對學生進行口語強化訓練。中小學生的表現欲很強,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既要控制課堂氣氛,又要給更多學生機會來練習口語。為了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要為學生創造英語角,而且盡量抓好課前三分鐘,把每節英語課的課前三分鐘定為練習口語時間,用來強化學生的口語能力。練習形式可以是見面打招呼、談論天氣、談論愛好等,或者對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相互對話。這樣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學生們不但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會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
5.融洽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直接關系,教師只有讓學生佩服、尊敬,學生才會喜歡上他的課,才會對英語感興趣。所以,愛是情感誘導的根基,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手段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建立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融洽關系,在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就會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6.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具有吸引力。
教師對課堂教學一定要準備充分,才會使學生和教師都受益匪淺。在講“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這節教學難度比較大的課時,我沒有照本宣讀,因為這樣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課文,找出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使課堂內容生動有趣,我準備了許多教具,以便胸有成竹地授課。在講half的時候,我拿出一個圓紙卡,把它剪成一半,讓學生認識這就是圓的一半,也就是half。在講到quarter時,我又把半圓剪成一半,剩下來的就是圓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這樣學生就覺得通俗易懂,而且很快就理解了這兩個單詞。在講到如何表達時間時,我用一張卡紙做成了鐘表,學生們被這個設計精致的鐘表吸引了,表現十分積極,并且我用這個鐘表來讓學生們練習句型“Whats the time? Its...”,學生們能夠看著鐘表認真辨別并積極回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我沒有認真備課,就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尤其重要,特別是對英語教學更不容忽視。
總之,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廣大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刻苦鉆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能使農村的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從而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卞書琴.師生互動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魅力中國,2009(26).
[2]劉淑月.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 ?培養英語運用能力.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2009(11).
[3]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4]張建花.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教育革新,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