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 ?要: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剖析了該工作在高校開展和實施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現狀 ? ?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愛”,高度覆蓋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取向[1]。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2]。高校作為教育和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陣地,應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2],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1.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某些大學生的思想出現搖擺不定的情況[3]。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將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社會形態和社會制度賴以建立和維系的核心價值體系,但從凝聚共識、提煉總結到宣傳普及的時間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長期的發展和傳承[3]。高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肩負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民族精神的重任。通過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承和發展。
3.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擁有實現這個偉大使命的歷史機遇。縱觀近代史,每遇社會重大變革,大學生總能走在時代前列,以自身的努力拼搏參與和實現時代的發展。當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這些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自強不息的精英群體,能夠凝聚社會各界的利益共識,促進社會人民團結一致,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力量源泉[4]。
二、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知曉度較高。
國內已有學者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大量調查。成都理工大學的郭朝輝[5]隨機抽取了全國15所高校的3124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內涵的正確認知率、認知渠道、培育必要性和培育途徑等五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度是很高的,但群體內部的認知有差異,一些人認知層次還處于表層階段。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還應在提高內容認知和途徑認知,提高針對性教育和提高踐行力度等方面予以加強。
2.部分大學生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是認同度。湖北師范學院的俞玲[6]在學校內部展開了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5%的大學生認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有必要或者非常有必要,但也有4.1%的大學生有模糊認識”。由此可見,高校仍需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工作。
3.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認同度不高。
大部分學生在學校及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涵,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少數大學生理解不深。
4.某些高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培育與實踐體驗脫節。
某些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存在重理論、輕實踐、脫離現實生活等問題,降低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的內涵與質量,忽略大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愛好,導致某些學生對教育活動缺乏主動性。
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路徑
1.完善制度,建立精良的教師隊伍。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長期堅持、貫穿日常的教育工作。高校應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領導和組織制度、運行和管理制度、考核和評價制度、激勵和懲處制度等,確保工作的開展和落實做到有章可循。
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具體執行者,他們的思想認識、教授水平、綜合素養等因素將決定教育工作的實施效果。高校應建立一支思想覺悟崇高、行為品德端正、專業素養優良的教師隊伍,范圍涵蓋思想政治課程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課教師等,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日常管理等具體實踐中以身作則,帶動、引導和影響學生。
2.統一思想,善于掌握培育的方式方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只有24個漢字,卻具有十分豐富的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體系還在建立完善中,因此,不同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就不盡相同,這雖然有助于發散思維,但容易引起思想上的不統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一定要首先統一教學材料和教師的思想認識。
某些思想政治課的講授側重于理論講讀,缺少對實踐的指導,導致理論教學與學習實踐的脫節。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須加強實事熱點和經典案例分析,改進和優化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斷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認同、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加強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論學習。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規范行為舉止、樂于扶弱幫貧、勤于學習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奮斗目標,將崇高的價值觀念化為自覺的日常行為。此外,高校還應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和帶動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
4.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實保障。
高校、家庭、社會應三方聯合,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首先,高校應充分利用課堂、講座、論壇等場合,報刊、廣播、櫥窗等途徑,班級、黨團、社團等組織形式,營造良好的學風、校風;其次,家庭應注重家風、家教教育,使家庭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最后,社會應積極引導大學生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堅持正確導向,引導主流思想輿論,營造人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風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
四、結語
高校作為大學生培養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培育和踐行活動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然而,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學生還要接受家庭和社會的漫長教育,也會在家庭和社會中影響到其他人。因此,高校、家庭和社會一定要把培育的目的貫穿到方方面面的實踐和工作中,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持續感知和領悟,讓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紹從清.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4):33-36.
[2]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洪冰.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J].湖南社會科學,2015,(1):56-58.
[4]劉永生,康麗瀅,郭秀麗.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及途徑[J].求實,2014,(1):209-210.
[5]郭朝輝.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的實證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5):197-202.
[6]俞玲,雷儒金.地方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7):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