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庭玉 黃經 陳蕊田
【摘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時采取優質護理服務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優質組,同時選取采用常規護理服務的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常規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常規組和優質組患者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優質組SAS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活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等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老年冠心病; 優質護理; 生活質量; 影響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099-03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患病人數與日俱增。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痛伴有壓迫樣、緊縮樣和憋悶感,患者發病時常常不能從事正常工作,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傷害,此外,隨著發病次數的增加,其各種臨床癥狀不斷加重或惡化,嚴重者將危及生命安全[1]。臨床研究報道,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從而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2]。筆者所在醫院對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療的7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現將有關研究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時采取優質護理服務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優質組,同時選取采用常規護理服務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常規組。優質組女36例,男20例,年齡45~78歲,平均(50.2±1.7)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35例,Ⅲ級21例,疾病類型:心肌梗死31例,心絞痛25例;常規組女27例,男18例,年齡43~80歲,平均(51.1±1.9)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25例,Ⅲ級20例,疾病類型:心肌梗死25例,心絞痛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同等治療。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如根據醫囑予以患者藥物口服或靜脈滴注治療,同時積極處理其并發癥,叮囑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禁酒禁煙,勿使用含茶葉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優質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優質護理服務,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待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狀態和心理負擔,密切關注患者心理思想情緒的改變,耐心和熱情傾聽患者述說,及時了解患者負面心理情緒出現的原因,對患者予以安慰和精神鼓勵,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治療該病的方法、目的和優越性,向患者提供疾病治愈的案例,樹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從而消除不良負面心理情緒,走出心理陰影,多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同時叮囑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利用親情協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3]。(2)生活習慣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改善冠心病癥狀的關鍵環節,通常情況下老年患者年齡相對較大,部分器官功能均降低,較易引發肥胖和脂肪堆積等,進而加重心腦血管類疾病,此外大量飲酒和吸氧也會提高冠心病的發病率,因此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冠心病病情變化的基礎,是防止疾病復發的關鍵[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情緒、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和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焦慮量表(SAS)對患者焦慮心理情況進行評價。采用36條目-簡明健康情況調查表(SF-36)對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進行評估,該表主要包括36個條目及8個維度,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90分滿意,80~90分為比較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為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常規組和優質組患者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優質組患者SA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優質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活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等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優質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2%(滿意25例、比較滿意30例、一般滿意1例、不滿意0例),常規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88.9%(滿意19例、比較滿意21例、一般滿意2例、不滿意3例),優質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8831,P=0.0488)。
3 討論
冠心病患者常因心肌缺氧和缺血而出現乏力、胸悶、氣促和心悸等一系列臨床癥狀,且常會伴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這會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導致脂肪酸和糖類物質代謝紊亂,引起血壓和血脂異常,加速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從而導致冠心病進一步加重[5]。由于冠心病患者疾病多遷延不愈,反復發作,需要長時間治療,這對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產生影響[6]。董銀梅[7]研究報道,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其臨床癥狀,進而改善其預后及生活質量。
筆者所在醫院對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療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減少其思想負擔,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通過生活習慣養成,使患者生活習慣更加合理化和規律化,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結果顯示,采取優質護理服務的患者其焦慮、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均顯著優于采取常規護理的患者;該研究結果與文獻[8]結果相符合。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陸新芬,嚴忠慧.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1):128-131.
[2]毛瑞英,王建輝,譚崢,等.系統性護理干預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5):26-27.
[3]王小群.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預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4):100-101.
[4]劉青山,鐘偉州.鹽酸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4):52-54.
[5]黃紅霞.雙心護理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4):10-12.
[6]史永進,劉永華.強化性護理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24-25.
[7]董銀梅.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安徽醫學,2013,34(7):1020-1022.
[8]李唯.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療效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7):6-7.
(收稿日期: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