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 劉兆欣 閆雪冰 趙鳳英 關吉臣(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體育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省高職院?;I培養模式的構建*
■趙寧1劉兆欣1閆雪冰1趙鳳英1關吉臣2(1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體育學院;2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省所處地域、氣候環境等特征已成為推廣我國滑雪運動及發展滑雪產業的主要地區,隨著冰雪產業的發展應用型滑雪教練員及指導員的培養成為這方面專業人才的重要任務。本課題是結合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優勢,探討高職院校滑雪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構建應用型滑雪教練員、指導員的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滑雪專業;培養模式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及社會需求的改變,滑雪運動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和喜愛,滑雪運動正式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中。黑龍江省處于我國東北地區,因所處地域、氣候環境等特征成為推廣我國滑雪運動及發展滑雪產業的主要地區。隨著黑龍江滑雪體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滑雪教練員一時成為這一行業的緊缺人才。為了進一步提升黑龍江省滑雪旅游的連動效應與產業優勢,深入探討構建黑龍江省高職院?;I的培養模式對黑龍江省滑雪旅游潛在優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瞬啪o缺型專業的建設,旨在為了滑雪人才需求及時培養并與滑雪產業發展規劃相接軌,為黑龍江地區經濟建設及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高素質、專業化人才,以滿足行業發展的緊迫需要為目標。
圍繞滑雪專業培養的目標構建以知識—素質—能力為特征的“綜合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并實施實踐能力螺旋上升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能夠勝任滑雪教練及管理人員的工作崗位為標準。
緊扣當前高教改革發展的趨勢,即要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加強素質教育,特別是文化素質教育,實現由單一的體育專業的知識教育,向相鄰的社會體育、運動訓練、體育管理,以進一步擴大知識面,使滑雪專業人才有著廣泛的社會適應性。既要為學生的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也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學生為本,因人而異,培養、發展學生個性,打造黑龍江省內高職院校唯一的,具有行業鮮明特色的,滑雪專業優勢人才。
實施國家體育總局及東北冰雪產業振興戰略——“冬冰”“夏滑”,并以哈爾濱市為中心,加快對黑龍江省冰雪產業文化建設提供人才培養與輸送,同時也為全國冰雪產業提供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主要崗位:滑雪教練員崗位;次要崗位:滑雪場服務與管理崗位;其他崗位:中小學體育教師、社區健身教練崗位。
滑雪場的崗位主要有滑雪教練員、滑雪教練骨干、滑雪場營銷、滑雪場基礎運營、滑雪場接待服務、滑雪場設備操作等崗位,隨著能力的提升,并且經過基礎崗位的學習與培養,其未來從業目標應是雪場人力資源主管或雪場經理。
深化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培養、教學做一體化、“廠中?!薄靶V袕S”等合作模式,與企業建立專業委員會,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及機制,發揮各自在冰雪產業上的優勢,拓展兼職教師聘任(聘用)機制、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吸納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合作,促進校企共贏,增強辦學活力。穩定專業辦學規模在90人以上,學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培養和引進專業帶頭人各2人,使其具有行業影響力,引進有企業經歷的骨干教師2人,使專業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0%以上。實現數字校園建設規劃,與企業共同開發遠程教學模式,實現企業現場工作教學遠程進入課堂。與用人單位、合作企業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完善課程評價體系,使其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前瞻性。對雪場服務接待藝術、雪場雪具大廳工作技巧、滑雪導滑員工作技巧、滑雪教練員骨干培訓課程、滑雪場的運營、滑雪場的營銷策略、滑雪場管理藝術等課程進行系統化開發,以滿足行業發展趨勢。師資隊伍建設到位,完成任課教師外出輪訓,從而提升教學效果。企業實訓安全風險控制與管理體系健全,實現學院、合作企業、用人單位、保險公司等機構責任分明,處理突發事件,快速、到位并有章可循。在現有的合作企業中認定有發展前景的、有一定規模的、有國內及國際上有影響的企業4個,作為長期合作伙伴。并深入開展合作,以進一步完善“廠中校”的教學模式及動作機制。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在系統掌握滑雪技術、滑雪裝備及設備使用和滑雪場運營服務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懂得基本的設備維護、維修方法。面向滑雪教練員和雪場服務與管理等崗位,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及行業職業道德,是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加大投入,內培外引,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學歷、職稱結構、雙師隊伍位居國內同專業前列,且形成穩定的專業教師梯隊,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圍繞專業建設,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師教學能力,調整充實培訓內容,聘請名校名師講學,創建名師工作室,舉辦教師論壇,進行現代化教育技術使用方法的培訓和考核,全方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教師輪訓工程,使滑雪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有明顯提高。
根據課程建設的要求,進行在職攻讀研究生以及在崗學習,以改善其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有計劃地派出教師到國內高校作訪問學者。要求任課教師到企業輪訓,并且深入企業開展實踐活動,積累一線工作經歷;積極引進企業一線教師擔任實踐課教師,加大實踐課改革力度。聘請名校名師講學,創建名師工作室。爭取各類科研項目,調整充實培訓內容,同時舉辦教師論壇,進行現代化教育技術使用方法的培訓和考核,全方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師教學能力。
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職業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教材建設,與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的校本教材,并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根據行業發展崗位能力的需求,本專業在滿足高等職業基礎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下,盡量使用《面向二十一世紀課程教材》。完成雪場服務接待藝術、雪場雪具大廳工作技巧、滑雪導滑員工作技巧、滑雪教練員骨干培訓課程、滑雪場的運營、滑雪場的營銷策略、滑雪場管理藝術等課程系統化開發。
加大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和圖書資料的建設,使其能滿足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需要,統籌規劃校內實訓場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教學需要;加強和推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滿足學生頂崗實訓;加強學生崗前培訓、實踐及教學的投入。研究創新實踐辦法,構建全程教育實踐模式。以實踐基地為基礎,建立工學結合、“校中廠”“廠中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從業能力,達到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無縫銜接。
根據國家對高職院校辦學及教學模式的要求及本專業設置和課堂教學需要,該校已建設冬夏兩季綜合實訓基地并投入使用多年,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體育專業資料,體育院校學報等專業刊物達30種、書籍達1000冊。重視教學管理改革,建立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力求達到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綜合素質良好;畢業生就業率高,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好。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采用學生全員評教;教學督導組聽課評教;系部領導;教研室主任聽課評教;建立題庫、出卷、評卷;教師評學;觀摩教學;學習懇談會制度;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質量監控;學風建設;教風建設;信息反饋;企業評價等綜合評價。力求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合理,方法形式多樣,效果明顯。
強化實踐環節,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軍訓、社會實踐、教學見習、企業實訓。頂崗實習依托校外實習基地,在第一、三、五學期進行,結合工作崗位進行綜合性技能訓練,形成“實習銜接崗位,學生成為員工”的良好局面。制定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設計頂崗實習方案,成立了頂崗實習巡查組,到實習單位進行檢查,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并與實習單位的負責人、指導教師和頂崗學生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他們的反饋意見及建議。檢查各個實習學生的頂崗實習記錄的記載情況,進一步規范了頂崗實習管理,也為專業建設提供了參考。頂崗實習立足北京懷北國際滑雪場、萬達長白山滑雪場、哈爾濱雪精靈滑雪教練員培訓基地的基礎上,不斷向省外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大型企業延伸,實現了校外基地既是學生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全面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引入行業標準,通過六個專業學習領域課程、生產性實習、頂崗實習、綜合實訓項目訓練,可獲得“省級滑雪行業社會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使學生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1]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教高[2008]5號)[EB].2008.
[2]關于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通知(教職成[2011]11號)[EB].2011.
[3]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基本要求(教職成[2011]11號)[EB].2011.
[4]吳必虎,黨寧.中國滑雪旅游市場需求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8.
G710
A
1008-2549(2017)03-0040-02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我國冬季體育旅游產業創新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6TYD01)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