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龍 石興安 (凱里學院)
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特點調查與分析*
——以凱里學院為例
■吳少龍 石興安 (凱里學院)
提高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首要任務,通過對凱里學院部分學生思想政治動態狀況調查為契機,針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特征這一現狀,提出了新時期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思想狀況;研究;對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資源,是社會的發展、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提高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為了全面了解新時期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和特征,把握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特點,在校內展開調查。
本次問卷發出1050余份,訪談的學生中有本科生和??粕?,其中63%來自農村,37%來自城鎮;男生占45%,女生占55%,所學專業有農經經濟管理、經濟學、思想政治教育、會計等專業共計人數1000人(有些學生情況通過班主任了解到)。
政治觀是展現一個大學生對政治和社會現象的認知方式,是解釋政治行為的一種表現。訪談了解:當前的網絡時代里在校大學生們對政治熱情很高,普遍關注國內、國際形勢,如對《中共十八大會議》的文件精神解讀、“一帶一路”總規劃、里約奧運會、釣魚島等事件了解的學生都超過一半以上。這些表明了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十分關注國家榮譽、國家安全等問題。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我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地位將會在發展中不斷提高,在國家體育比賽上,傳統的體育項目將會延續優勢,在田徑和游泳等大項目陸續創記錄;對于在國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及國家周邊安全環境的問題上表示不滿。在某些問題上充分的反應當代大學生政治觀的理智,能夠通過網絡信息客觀地看到事實,同時把自己內心的愛國情操融入到涉及國家利益、民族發展系列問題中去。
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國在改革創新、反腐倡廉、簡政放權的目標指導下,我們國家近年來在各項工作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對政府部門工作取得的業績進行評價能夠真實反映到當代大學生的精氣神、政治觀,說明大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表現具有一定的穩定和理性化。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總體評價有著很好的滿意度,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改革創新,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中國社會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國家安全與外交關系方面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相比較而言,安全生產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環境污染依然嚴重等問題比較突出。其中腐敗問題占據第一位,但是通過反腐斗爭的有效進展“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決心,近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學生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要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的目的決定人生價值標準。調查發現,我校大學生對“誠信受益,只有誠信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問題上一致認同,但同學認為一些理論上的認識和實踐中的認識有著不一致的一面。大部分學生習慣于以集體主義的價值標準要求別人,對自己卻有利己主義的價值標準;對學習生活的積極主動參與度不高,總是有一部分學生需要在老師或者的同學的帶領下去完成,這就不能體現出當代大學生青春活力的一面。也有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經常有曠課現象,只有在期末的時候抓緊時間復習備考,這樣的學習方式就與知識的拓展相矛盾;大部分學生在上晚自習的時候不是看書學習,也不是通過網絡學習,而是通過玩手機來度過晚自習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沒有體現出大學生對知識追求的一面。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思想的靈魂,是價值取向發生變化的內在動力系統,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支撐點。調查發現,大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高,但部分學生對于入黨的目的有的是為了以后就業有需要、有的則是工作后有條件晉升,也有同學為考公務員做準備,少部分同學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而去入黨。
就業一直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對于當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都存在哪些形勢呢?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我校2016年畢業生2202人,一半以上學生不了解就業形勢,這些數據只會表明新常態下的大學生就業春天不會來臨,他們所面臨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隨著近幾年來高校改革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理念的實施,高校的工作大部分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特別是基層一線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學生工作更是深受同學們的贊同。然而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在管理上有一定不足,如晚自習的要求,大部分學生都不太贊同,他們覺得大學上晚自習是不應該的;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的學習應該多與外界的企業相結合,多到企業、市場上去了解、鍛煉;大部分學生一致認為應該在學習理論知識為前提的基礎下,理論聯系實際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并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社會有用之人做準備。
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以及中國夢的重要思想教育廣大學生,同時抓好形勢與政策、思想政治等課程建設,我們必須努力將大學生的思想基礎理論教育,思想基本理論與他們的“三觀”緊密結合起來,引領他們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正確認知與看待社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要以思想品德課、形式與政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為基礎,增開配套的選修課程,如職業規劃課程等,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在學習期間注重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實踐綜合能力,通過輔導員和班主任解決學生在大學期間面臨的種種困難和疑惑,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針對當前我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特點,思政工作重心應該把“德育為先”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凸顯大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這一思想,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事業觀,將個人的事業發展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好為建設祖國、社會發展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力量。同時,將弘揚民族精神、發揚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發展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把民族精神教育穿插在學生教育的全方位。
健全的工作體系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長效機制的有力保證。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是促進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共同發展的基礎條件。為此,必須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作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來抓,切實關注每位學生的情感需求、個人的差異及自身內在素質能力的培養,落實高校內部行政管理、科研管理、教學管理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政府、家庭、高校及社會這一教育工作網的有效開展,很好的實現教育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反應出很好的教學方法。
針對調查問卷中所反映出來的一些問題,學生強烈要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充分認識社會實踐所需的人才、社會發展中對人才使用的趨勢。學校需要定期不定期的開展示范性活動,各院系組織開展的社會活動多樣化、特色化,每個學生通過對活動的認識結合自己專業特點和實際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活動將社會實踐與專業、服務社會、擇業就業、創新創業相結合。同時,加強鞏固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有效建設,打造良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合作企業項目之間的關系,不斷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效果,使大學生在校期間有著優越的社會實踐資源,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切實得到提高。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它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有無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此階段是未來職業的準備期,其目的是在于對未來的就業和事業發展作好準備,是否制定一個系統的學習計劃和實踐至關重要。
新生入學,輔導員班主任則是給大部分學生宣講了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更多學生則是選擇自己的方向,激發自己的內驅力,根據擬定的職業規劃積極投入到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去展現其人生價值。同時需要學校加大力度,對人、物、財力的投入,建立健全相應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擬定長期的有效機制從而確保這一工程得到有效、實用的開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領者應該準確地把握新形勢、新格局、尋找新方法,切實把握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應用性和科學性。同時需要監督和幫助學生的實現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好的完成自我實現。
[1]高向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個抓手”的理論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2005(8).
[2]劉俊.論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特征及其教育工作[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3]曹敏.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成因及其對策[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4(3).
G641
A
1008-2549(2017)03-0046-02
凱里學院2016年規劃項目(F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