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上海矩石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3)
植物設計與人文精神的關系
——以東岳國際小區綠化為例
劉琦
(上海矩石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3)
受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影響,我國人文精神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植物設計,為此筆者選擇了東岳國際小區綠化作為研究對象,就植物設計與人文精神的關系展開了一定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為植物造景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實現帶來一定啟發。
植物設計;人文精神;東岳國際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大量令人瞠目結舌的西化風格和東拼西湊的怪異形式出現于我國植物設計領域,而這種割裂人與土地精神聯系的植物設計,就使得文化危機和精神信仰迷惑縈繞于我們心頭,對于植物設計如何體現人文精神、如何表達文化底蘊,東岳國際小區的綠化期望在這一問題上有所優化。
對于本文選擇的研究對象東岳國際小區來說,其綠化主要突出小區的中軸線花溪區及林谷區的自然風景,更要加強仁園、義園、禮園、智園、信園這五常園的區域特色。植物的文化性、創新性、藝術性借由東岳這個注重企業文化的公司在此實現了較好發揮,植物與區域文化、人文實現了緊密結合,這也是東岳國際小區在本地有著不俗表現的原因。
花溪林谷區域位于整個東岳國際小區的中軸線上,而這一區域對當地人文精神就有著較好的展現,該區域中花溪形成溪水與花喬交曲爭艷的景色,而林谷則為住戶營造了在山谷各色樹木中穿行的體驗,而這些正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居住觀。
2.1 花溪
在東岳國際小區花溪的設計中,充分理解人們親水戲水的自然天性,打造水上柳如煙、水下映芙蓉的柔美之景。該區域景致有景石,景亭、石橋、溪水,特色植物有美人梅、造型松、金絲柳等。花溪的特色在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整片住宅區園林水景的重要造景素材,不僅豐富岸線的水體景觀,還改善園區內水質的生態環境。岸線是經塊石駁岸壘砌的做法,搭配二層退臺式水生植物種植區。水生植物主要種植的有千屈菜、水蔥、水生美人蕉、再力花、黃菖蒲等水生植物。荷花以缸栽的形式藏于水景中央。花溪區域的植物設計選擇了四季觀賞花卉作為主要構成,而溪水、石橋、花喬、水生植物的構成,也真正使得花溪區域成為了由花形成的溪流,花溪之名可謂是名副其實。
2.2 林谷
在東岳國際林谷的設計中,這一區域的設計選擇了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隱居思想作為設計依據,主要營造悠然僻靜、沉淀心情、自然放松的林中密境。多選用當地開闊挺拔的大型樹木打造山林幽谷,如國槐、白蠟、樸樹、烏桕、欒樹等,與豐富起伏的地形相結合形成不同高度的景觀層次、開合收放的空間格局,從高度、疏密、地形等立地要素以及各樹種生態習性綜合考量,從植物群落的大角度去搭配,在大片的栽植林下,或種植極富魅力的灌木,或種植特別的觀賞草類,使高低變化色彩跳躍。行走于林木之中,人們仿佛置身于美麗的郊野,而透過夕陽下樹木縫隙所瞥到的住宅樓,也會給人帶來一種奇妙的公園里種房子的意象,小區業主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植物設計的支持下最大程度的實現了與自然的充分交融[1]。
東岳國際小區地處山東淄博,齊魯大地所蘊含的深厚的儒家文化讓植物在搭配上更注重體現人文氣質。給植物自由的生長空間,不把開盤時即時效果做首要考慮問題,注重植物姿態與選型,對5年10年后的成長亦要考慮植物意境的微變,五常園正是這一體現的產物。秉承深厚的當地儒家文化,更要堅持樹種本土化的原則,用現代的手法將人文精神植入東岳國際小區的每一個角落。考慮到五常園之一的“信”園主要由商業區域構成,為此本文主要就“仁”園、“義”園、“禮”園、“智”園四個園子的人文精神體現展開深入分析[1]。
3.1 “仁”園
在東岳國際小區“仁”園的植物設計中,這一基于儒家五常、中國傳統價值體系最核心因素之一的園子,本身便屬于東岳國際小區所在地人文精神的最好體現,而其所展現的東岳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陳述了山水文園的精髓。“仁”園的主題是仁者樂山,而在這一主題下的植物設計就在很多程度上受到了仁者的氣度和境界影響,在植物與山石、仁亭、涌泉、折橋的映襯之中,濃郁的儒家氣息撲面而來,而考慮到路過和停留等使用習慣,“仁”園在植物設計的細節處理上也對人文關懷進行了較為直觀的展現。此園多特選主景樹,較大規格的設計突出主體,如叢生蒙古櫟、叢生樸樹、叢生櫻桃等,中層配以各種色葉變化及開花植物如雞爪槭、黃櫨、金枝槐、玉蘭等,下層多用紅王子錦帶、大葉黃楊、金葉女貞、麥冬、紫葉小檗等色彩絢麗、抗性強的植物。
3.2 “義”園
同樣作為儒家五常之一,義氣千秋可以稱得上是“義”園的主題,而為了映襯這一主題,東岳國際小區的“義”園選擇了桃樹作為整個園子的基調,這就使得“義”園能夠很容易將人們的思緒帶到那桃園結義之中。一個好的園區能夠為她的業主還來更為親密的聯系,加強鄰里關系,形成強有力的文化社區,溝通交流的半圍合空間為大家日后能夠更好的交流協作提供了更為和諧的植物空間。為了更好配合“義”園的主題,除了碧桃、垂絲桃、紫葉桃外還種有不少臘梅、紅梅,輔以南天竹、紅瑞木,使“義”園還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君子意境。試想在白雪皚皚的冬日,盛開的臘梅配以曲折的流水,這種人文意象的傳達怎生不會令人沉醉[2]。
3.3 “禮”園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而東岳國際小區所在的山東更稱得上是我國最為注重禮儀文化的區域,為此在東岳國際小區五常園之一的“禮”園植物設計中,配合禮廊的草坪與花缽便成為了“禮”園植物設計的主要構成,這一設計雖然看似偏離了儒家五常的范疇,但事實上五常的“禮”由此實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升華,“禮”園的植物設計也因此能夠更好為婚禮、成人禮提供服務。少量選用精品新優花灌木點綴其中,加入小型常綠灌木作底色,配以時令花卉,形成一組組美麗精巧觀賞期長的花缽植物組合,使其在特定節日氛圍更加突出。
3.4 “智”園
在五常園之一的“智”園設計中,智者樂水是整個園子設計的主題,而結合這一主題“智”園的植物設計也圍繞“智”園那潺潺的流水展開。在“智”園植物設計中,更加偏重開闊空間的打造,給人放空冥想自省的環境,陽光草坪與夾雜的花叢是這一植物設計的主要組成,東岳國際小區開發商東岳智慧型企業的形象也由此得由“智”園實現了較好傳達。
4.1 植物設計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
結合上文研究內容,筆者認為植物設計能夠實現對人文精神的較好體現,而這一認知與二者存在的特性有著較為緊密的關聯。在東岳國際小區綠化“義”園植物設計中,冬日里盛開的臘梅與飛舞的白雪很容易帶給我們“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它冰雪中”的意境,而林谷的植物設計則能夠帶來“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野趣,這些正是植物設計體現人文精神的最好實證。
4.2 人文精神能夠提升植物設計內涵
中國傳統園林景觀稱得上是世界園林中的璀璨瑰寶,而特有的思想意蘊和精神文化內涵就是其藝術性的最重要來源。結合東岳國際小區綠化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綠化的開展并沒有使得植物設計失去野趣橫生的自然風貌,而植物設計由此實現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效果則來自于人文精神的影響。在東岳國際小區綠化“義”園植物設計中的碧桃、垂絲桃、紫葉桃種植中,雖然單純欣賞植物我們我們就能夠較為直觀感受到美,但這一植物設計引出的桃園三結義印象,則能夠使得這一植物設計更添一分美感,而這得益于人文精神所實現的植物設計內涵提升。
本文選擇東岳國際小區綠化作為研究對象展開植物設計與人文精神的關系研究,這一研究對小區內五常園、花溪林谷區域植物人文精神所營造的不同空間意境逐一深入分析,總結出富含人文精神的植物設計對當前住宅區的文化力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對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有著極大的可塑力。
[1]蔡芳,蘇琴,羅志遠,耿滿,呂雪蕾.植物景觀設計與人文精神——以曲靖市兩江沿河景觀整治工程為例[J].林業建設,2010,06:30~34.
[2]詹秦川,何婧.景觀設計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價值張力——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3,07:162.
[3]矯克華.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S2:224~228.
TU986
A
1005-7897(2017)12-0039-02
20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