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慧麗
河南漯河市中醫院外科 漯河 462000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的護理
謝慧麗
河南漯河市中醫院外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討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36例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患者的護理資料。結果 本組術后出現1例手足抽搐,經對癥處理后2周左右癥狀完全消失。1例出現輕度聲音嘶啞,2~3個月后逐漸恢復。未發生呼吸困難、甲狀腺危象、內出血等并發癥,均治愈出院。結論 規范做好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的各項護理措施,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術后并發癥;護理
選取2015-10—2016-07間在我科接受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的36例患者。現對其術后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的護理方法和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患者中,男13例,女23例;年齡23~54歲,平均43.6歲。均經術前超聲檢查和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在正常范圍。均符合手術指征,并在氣管插管全麻下實施甲狀腺次全切除術。
1.2 術后護理方法 (1)常規護理:患者返回病房后,麻醉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防止嘔吐物誤吸致呼吸道阻塞。常規低流量吸氧,床頭常規備氣管切開包等搶救物品。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呼吸、脈搏、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麻醉清醒及病情平穩后可取半臥位,以利于患者呼吸。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保持病房安靜,囑患者盡量避免頻繁交談、咳嗽和活動。(2)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頸部引流管,避免翻身或活動時擠壓、扭曲引流管。保持負壓引流通暢,嚴密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質。術后48 h行頸部超聲檢查無異常后可遵醫囑拔除引流管[1]。(3)飲食護理:術后禁食6 h,如無嘔吐,可飲少量溫開水。1~2 d后若無嗆咳可進溫涼半流質飲食,以緩解吞咽引起的疼痛和降低創面滲血。加強口腔護理,定期應用溫鹽水漱口。(4)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①呼吸困難與窒息。術野出血壓迫氣管、氣管塌陷、痰液阻塞、喉頭水腫、雙側喉返神經后支受損等均可引起呼吸困難和窒息[2]。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及有無切口滲血、頸部皮下淤血和頸部腫脹等。一旦患者有頸部壓迫感或切口有大量滲血、呼吸困難,氣急胸悶、紫紺、大汗等癥狀,應立即告知醫生并配合緊急處理。②聲音嘶啞。多因術中誤傷喉返神經所致。應嚴密觀察聲音嘶啞出現時間,有無音調降低及進食時有無嗆咳等情況。本組1例患者術后出現輕度聲音嘶啞,考慮單側喉返神經暫時性損傷,及時做好患者的安慰解釋,緩解其緊張恐懼情緒。并遵醫囑采用針灸、理療,促進神經恢復的藥物等干預,患者出院前逐漸好轉并于術后2~3個月后恢復正常。③手足抽搐。常因術中誤切、挫傷甲狀旁腺組織或其血液供應受限導致甲狀旁腺功能暫時性或永久性低下,出現低血鈣和手足抽搐,嚴重者可引起喉膈肌痙攣甚至窒息。本組1例患者術后3 h出現口唇麻木,頸部或嘴角向一側抽動,伴手足麻木及輕微抽搐。遵醫囑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和氯化鈣10~20 mL等處理后癥狀緩解,2周后癥狀完全消失。(5)出院教育:出院后囑患者勞逸結合,戒酒禁煙。遵醫囑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并根據檢查結果規范服用甲狀腺素制劑。
本組術后出現1例手足抽搐,經對癥處理2周左右后癥狀消失。1例出現輕度聲音嘶啞,經對癥干預后,患者出院前逐漸好轉并于術后2~3個月后恢復正常。未發生呼吸困難、內出血等其他并發癥,患者均治愈出院。
甲狀腺毗鄰食管、氣管及重要血管和神經,血液循環豐富,手術風險大,并發癥多[3]。不僅對醫生的手術操作技術要求高,還要求護理人員術后除切實做好病情觀察、引流管道護理、飲食指導等護理措施。同時對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應做到仔細觀察,加強預見性的主動防范措施并及時發現并發癥等,以促進患者順利康復。
[1] 袁強,孫亮,崔偉,等.一次性閉合高負壓引流系統在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引流中的應用[J].臨床外科雜志,2015,23(7):505-507.
[2] 海春芳.甲狀腺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3):146-147.
[3] 趙建嫦.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28-29.
(收稿 2017-02-12)
R473.6
B
1077-8991(2017)05-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