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小學 朱 婧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小學 朱 婧
隨著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教育就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領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課堂教學的方式、內容和形式等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老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課堂體驗等也都在信息技術的一步步應用中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尤其體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由于數學學習對于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要求較高,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多個方面的轉變都是比較明顯的,本文即就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多方面的探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更深層次的是沖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和學生的課堂體驗。傳統的數學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主體,主要依靠老師課堂的單方面講解來向學生傳遞知識。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老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擁有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更加多元的課堂體驗。
1.增加課堂樂趣,激發探索欲望
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性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上需要學生積極活躍的思維表現。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老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動畫等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增加課堂活力,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和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2.利用信息資源,擴大學習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帶動學生與時俱進。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除課本以外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
3.教學反饋及時,開展因材施教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講授隨著課堂的結束而停止,但學生在課后復習、作業完成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疑問,而老師卻無法及時提供解答,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就彌補了這一缺陷。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同時獲得教學反饋,再根據所獲得的反饋信息開展針對性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1.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老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傳遞者,課堂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基本素養,因此在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提高教師的基本信息技術素養。老師應當及時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知識,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及時把新鮮、有活力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帶給學生。相關部門也應該積極提供幫助,比如開展信息技術學習培訓班、信息技術應用咨詢等。舉例說明,在講解《百分數》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改變傳統的主要依靠課本和板書的教學方式,通過制作PPT、動畫教學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展示“百分數”的特點、性質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吸收。
2.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結合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支持作用還要注重與教學內容相配合,避免方式的千篇一律。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過多使用網絡資源,如電子課件、視頻、動畫等,可能會影響正常課堂的教學秩序,因為過于輕松的課堂學習氣氛并不利于數學問題的探究,但如果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忽視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同樣會因為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抽象性問題難以直觀理解等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我們要學會在與具體教學內容的結合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元、角、分》這類課程時,因為學習的內容比較輕松,在生活中的應用比較廣泛,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通過播放小視頻、展現多樣化圖片、制作活潑有趣的電子課件等形式與學生互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傳遞數學知識。但對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這類教學性質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過多的網絡資源會影響學生的關注點,因此應避免過于花哨的電子課件,注重老師的課堂講解。
3.提供豐富素材,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解決數學問題需要有獨立的思考探究能力,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豐富多樣的教學素材能夠在課堂上及時提供給學生,老師要學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這一優勢,在為學生準備了豐富學習素材的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老師在教授《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課時,除了將課本上列舉出的問題進行展示和講解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例題、多樣化的題型,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其中的數學原理。再比如,在學習《年、月、日》這類課程時,課程內容的教學能夠充分與生活事件相結合,老師可以從網絡上收集生活小案例、小動畫來提出問題,切實與同學們的生活相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答。
4.及時收集教學反饋,進行實時教學評價
在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課堂教學時,不能只注重過程,還應關注效果反饋。老師在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后,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包括學生課堂聽課效率是否提升、是否適應電子課件的教學模式、成績是否有所波動等。對于這些反饋信息,老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和家長、課堂測驗等方式獲得。例如,在完成《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課堂教學后,老師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例題,讓學生在課后練習中發現自己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再在家長的協助下及時利用信息技術將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也能夠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在講解小數運算時出現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應當注重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支持作用是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正確做法。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顯著改善,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夠借助信息技術得到提升,因此我們應當重視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支持作用,從硬件設備的完善、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綜合利用信息技術等方面充分發揮其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