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第十中學 李菊英
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
寧夏銀川市第十中學 李菊英
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對于數學而言更是如此。數學家從現實生活中得到啟發,總結出大量的數學規律,從而構建起現代數學知識體系。由此可以看出,現實生活對數學啟發和數學教學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但就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應用相對較少,大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學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總結了生活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最后提出了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從而有效改善當前的數學教學現狀。
生活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雖然教學條件得以改善,師資力量非常完備,但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量學生對數學學習持抵觸情緒,一方面,學生確實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而另一方面卻反映出當前的數學教學過于枯燥,無法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在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環境中學習。生活化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接近性,更容易接受數學教學。
1.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
之所以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被學生抵觸,是因為教學過程中缺乏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元素。在生活中,有許多元素是學生所經歷和關心的,如果能夠將這些元素融合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就能夠很好地讓學生代入進來。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加入生活化的氣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這些數學知識點在自己的生活中經常出現,便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行下,數學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掌握數學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當前的數學練習和數學考試中,題目的呈現方式也不再是直白的條件和問題,而是用生活化的語言將條件和問題包裝起來。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更快地抓住教學內容的關鍵點,對知識點的來源及應用掌握得更加熟練。在做到生活化的數學題時,學生能夠很快抽取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相關數學知識點,提高解題效率。
3.有利于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教學模式的問題,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教學現狀和學生需求。一方面,教師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無法對數學學習產生動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性無法得到發揮,自然對數學教學產生抵觸心理。在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則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行教學設計,能夠很快將學生帶入生活化數學情境中。
1.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提高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多參考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思考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元素,并通過梳理和轉換將其融入教學設計中,即教學為學生而設計,而非依據教師的個人喜好而設計。二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既然是生活化教學,那么每位學生就要有自身關于生活的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這種體驗變成數學學習的動力。
2.注重教學的生活接近性
生活化教學的關鍵在于生活元素的選取,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意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的生活接近性,即在所有可以選擇的生活元素中,教師要盡量選擇與學生最具接近性的生活元素,并將其融入教學中。學生在學習與自身接近性最強的內容時,會很快集中注意力,并調集自身所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并掌握知識點。
3.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力
目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行要求學生具備更強的綜合素質,不僅在學習能力上要有所提高,還要增強自身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在生活化教學中,交流和合作兩種能力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為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習效率。
1.生活化引導,激發學生興趣
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線索。以《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這一小節的講解為例。在講解具體的知識點前,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嗎?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就與這句詩有關。”學生立即被教師的引導所吸引。教師:“同學們,我們從不同的面觀察我們的課桌,把看到的畫面畫在練習本上,看看哪位同學畫得最好。”學生們紛紛行動,從上面、前面和左面進行觀察并畫出圖案。學生一開始就被教師話中的詩所吸引,而后又饒有興致地觀察自己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教師使整個學習引導過程充滿趣味性,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生活化情境,指引學生思考
通過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所含的知識點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完成知識點的吸收和思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小節的講解中,教師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教師按照行列順序將學生位置進行編號,并將座位直角坐標系繪制在黑板上。教師鼓勵學生在黑板上迅速下五子棋,連成五個棋子后,哪位學生能夠迅速寫出對應五位學生的名字,即為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知識點轉化成為一個生活中的游戲情境,五子棋是學生經常接觸的游戲,也完美融合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點。學生在下五子棋的過程中需要思考連線方式和學生的對應位置,實際上則是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知識點的思考。
3.生活化探究,強化學生合作
在目前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最缺的就是交流合作的探究能力。教師設定的探究主題要與學生有一定的生活接近性,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究出該主題的具體知識點。如在《線段、射線、直線》這一小節的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和探究能力,教師將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分組對生活中的線段、射線、直線分別舉例,而后總結三者的性質。學生積極交流,輪流發言,列舉出生活中的大量物品,屬于線段的尺子、中性筆,屬于射線的激光、手電筒光,近似直線的鐵軌、和馬路等。通過激烈的討論和探究,學生們都總結出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端點特性和特殊性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物品深入掌握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性質。
正所謂“學以致用”,學生從生活中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更能夠使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認識和了解生活。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最終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
[1]李會敏.初中數學生活化的教學實踐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263.
[2]朱文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121.
[3]于永紅.淺談初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4(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