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縣中等專業(yè)學校 馮婷婷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數(shù)學課堂中的運用
浙江省嘉善縣中等專業(yè)學校 馮婷婷
項目教學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學生在獨立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探究知識內容,實現(xiàn)對于教學要點的吸收。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可分為以下幾步:先由教師對項目的確立和項目內容進行規(guī)定,再由學生對項目計劃和實踐過程進行操作,最后由師生共同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和評價。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項目教學法;中職;數(shù)學;運用
項目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明顯差異,項目教學的方向更加明晰,且重點突出,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將一個知識要點剖析透徹。項目教學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學生在獨立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探究知識內容,實現(xiàn)對于教學要點的吸收。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可分為以下幾步:先由教師對項目的確立和項目內容進行規(guī)定,再由學生對項目計劃和實踐過程進行操作,最后由師生共同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和評價。在中職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通過項目教學來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課堂教學內容。
中職數(shù)學和普通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存在差異,首先,教學的方向和目標不一樣,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存在差別,同時,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的主動性也有較大不同。中職學生普遍基礎不是太好,教師在講解新知時必須先引導大家對于學過的相關內容進行比較細致的回顧,這樣才能夠給新課的教學形成好的鋪墊。中職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都不高,這也是很多時候課堂上學生很難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有效的探究知識的原因。在了解了學生的這些特點和學習情況后,教師可以相應的在教學模式上做出改變,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項目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在實施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絕對的課堂主體,大家需要在有效地獨立探究中來一點點理解吸收知識,還需要相應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安排與設計會讓課程的趣味性更強,能夠一定程度地消除學生內心的厭學心理,學生對于教學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程度也會有所改善。
例如排列組合這部分內容非常靈活,問題的變式很多,知識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例如教師在結合這一主題設計項目學習過程時,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問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排列組合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體現(xiàn)。在講解排列組合時,我準備了五本不同的與數(shù)學有關的課外讀物,在班上隨機抽選了五位同學,要求同學們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確保這五位同學中的每個人都能先后閱讀到這五本書,題目完成后,我承諾將這五本書加入班級的圖書館以備同學們使用。這種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很快領會了排列組合的概念和簡單運用。這個學習項目看上去不難,但是,當學生還沒有非常充分地掌握排列組合知識前,很多學生還是遇到了一些思維上的障礙。大家在不斷深入的自主探究中慢慢找到了方法,并且在過程中很好地鞏固了對于排列組合知識的吸收,這也算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一種收獲與進步。
概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概率知識可以用于解決和解釋很多具體的實際問題,知識的學習與探究的趣味性很強。在針對這部分知識設計項目學習時,教師同樣可以嘗試設計一些生活化場景,以趣味性的學習項目來提升大家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設計生活化的探究問題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可以引導大家靈活地利用這部分內容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加深大家對于概率知識實質的把握程度。
如在講解概率時,我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把班上的學生兩人一組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發(fā)了一枚黑棋子和一枚白棋子,要求他們把這兩枚棋子放在紙盒里晃動,然后隨機抽取一枚棋子,計算白棋子和黑棋子分別被抽取的概率,并做好記錄,從中找出規(guī)律,引導他們理解頻率和概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個活動非常簡單,但是卻是概率問題的一種直觀體現(xiàn)。這其實就是經(jīng)典的擲硬幣問題的一種變式,學生會在基數(shù)越來越大的投擲試驗中慢慢歸納總結出:摸到兩種顏色棋子的概率基本是一致的,教師再從計算方法上對于這個概率加以演示,以加深學生對于這個概率問題的學習印象。
數(shù)列問題相對來說是中職數(shù)學課程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范疇,這不僅在于數(shù)列知識本身非常靈活多變,而且有些數(shù)列問題的計算也較為復雜,這也構成了一個學生學習過程的障礙。在針對數(shù)列問題設計學習項目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能力狀況,設計的學習任務難易程度要適中,并且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中鞏固對于數(shù)列的理解與吸收。如果學生普遍知識基礎不太扎實,那么教師設計的問題最好簡單易懂,學習項目要易于被學生操作。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共同討論問題,這會更加有助于問題的解答,學生可以在探究交流中交換各自的思維與想法,進而促進自身思維層面的拓寬與延伸。
在設計數(shù)列的探究問題前,有必要讓學生對于數(shù)列知識的實質有所掌握,對此,在講解數(shù)列這部分知識時,我首先提問:“奇數(shù)之間相差多少?”同學們都積極回答:“相差2。”我繼續(xù)說道:“奇數(shù)就是按照相差2來依次遞增,這個2就是我們要學的公差,奇數(shù)就是一個等差數(shù)列。”大家恍然大悟。隨后我給大家設計了一些應用數(shù)列知識的學習項目與探究任務,讓學生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共同完成,鞏固大家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有效吸收。在這一主題的教學中,首先通過引入學生熟知的東西,讓學生對于數(shù)列知識的實質有所理解與掌握,隨后設計的探究學習活動則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激情,并且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知識應用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1]蒲健燃.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6.
[2]段昌紅.高職“項目教學”實效性的個案分析[D].蘇州大學,2015.
[3]宋玥.項目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4]徐安川.中職數(shù)學模塊化教學的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
[5]楊艷紅.以教學反思為載體的中職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