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湘城小學 翁方敏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指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具體解讀計算的要求:讓學生在有趣的問題情境中產生計算的需求;強調自主探索,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注重估算和筆算的結合,讓學生用不同算法相互印證結果的合理性。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要從小學生計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入手,通過激發計算興趣,明確正確計算的重要性;理解運算法則,提高應用法則的準確性。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基于學生的需求,不斷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呢?筆者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實踐。
以前教學計算時,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分成兩大學習領域,這兩大學習領域涇渭分明。計算教學主要先通過教學計算方法,再通過大量的計算練習,達到較熟練的程度。這樣的教學也許能幫助學生形成過硬的計算技能,但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上有所欠缺。數學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有計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數學的思想方法,具備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等。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入門的向導,是吸引學生樂學的內在動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組織教學,把枯燥乏味的計算知識轉化為有趣的數學問題、數學故事等。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寓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使學生領會到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必須研究計算,計算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存在的,這樣計算也就成為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
如在三年級下冊教學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24×12”時,教師設計了搬南瓜情境:“每箱24個,要搬12箱,一共要搬多少個?”要解決“一共要搬多少個”,就是學會計算“24×12”。產生于現實的問題更易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也使他們感受到計算的必要性。在教學時,教師要基于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有沒有計算的需要,思考如何引發學生計算的欲望,只有這樣,才能深層次地觸發學生對知識的自覺尋求。
計算教學的重點落足于探究計算方法。探究計算方法是學生經歷數學化的活動,是學生個體經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新問題,認識未曾接觸過的新知識,掌握未曾運用過的方法,這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如在教學“24×12”時,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探索了三種不同的方法:(1)結合前面的24×6的計算方法,先求出24×6的結果,再乘2,把兩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了熟悉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法。(2)先算出9箱:24×9,再算出3箱:24×3,最后相加求出24×12。(3)結合情境圖,先算出10箱:24×10,再算出2箱:24×2,最后求出24×12。在探索計算方法時,教師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基礎向新的計算方法進行了遷移。
教學中,解決實際問題往往不需要精確的結果,只要知道結果大約是多少就行了,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估算的應用十分廣泛。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時,一些學生在試商時十分困難,分析原因,主要是學生的估算運用出現了問題。在教學中,筆者通過相應的針對性的訓練,改變了這一情況。如安排了如下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最大的數。
30× ( )<243 89×( )<884
60×( )<215 42×( )<213
(2)不用計算,比較大小。
263÷27○10 602÷31○20
在練習時,筆者不僅讓學生說出結果,更重要的是說出估算的方法。這樣增強了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了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度。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激活已有的估算經驗,引導學生自己探究估算方法,要在實際應用中加強各種類型的估算練習,幫助學生靈活掌握估算方法。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究中觀察數學問題,發展數學的意識,從而豐富學生對解決現實問題的策略選擇。
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簡便方法的使用。在計算時,讓學生依據題目的特點,結合運算律靈活采用簡便方法,進行快速運算,提升數學思維。簡便方法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種方式,是訓練學生拓寬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開拓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簡便運算后,教師也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不簡便運算的比較,突出簡便方法的優越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計算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如五年級下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1/2 +1/3 時,教師首先展示一個蛋糕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1/2 + 1/3的結果是多少呢?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將蛋糕平均分成六份,通過觀察,引導學生計算。在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這里,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演示,使學生直觀觀察到 1/2+ 1/3的結果是5/6 。結合多媒體的教學,化抽象思維為直觀思維,給學生跳一跳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把握好時機,及時提高學生理解的程度、思維深度。在教學時,教師盡可能地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計算的需求,在經歷和體驗中探究,這樣可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