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朱文杰 黃曉瑜
以規矩畫方圓,沿切線而行之
——新教師創設良好數學課堂氛圍的行動策略
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朱文杰 黃曉瑜
數學課堂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何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是擺在缺乏教學經驗的新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直接能決定其教學成敗的關鍵問題。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畫圓需要用到圓規,然而,前進則不能完全沿著圓,否則只能回到原點。良好課堂氛圍的創設不但需要規矩的確立,也應當適時打破常規,沿著切線離開既定的圓形軌道,方能去探尋更廣闊的一片天空。作為新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如今的小學生更加活潑好動,行為習慣千差萬別,既然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自然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兩個學生,孩子在注意力方面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有的上課專心致志,有的總是喜歡走神,做做小動作,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孩子在課堂上出現一些擾亂紀律的行為也就不足為奇,特別是中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自制力發展還不是很到位。同時,數學有自己獨特的學科特點,它本身邏輯性強,知識點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孩子在課堂上稍不留神就很容易錯過課堂要點,一環斷開,后面就難以再接起來,對當堂課的知識掌握可以說就是致命的打擊。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紀律和程序就顯得非常重要。新教師尤其要樹立好自己為人師的形象,開學伊始、上課伊始就要跟孩子一起明確課堂學習的準則和要求,以規矩定方圓,規范課堂紀律。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關鍵,但是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以教育規律為規矩定師生積極情感的方圓,培養建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規律和原則。
1.初期的敬畏
有敬有畏,方可擁有相應的號召力。在與學生課堂交往的初期,威信是老師順利開展活動的前提條件。軍人之所以令行禁止,是因為心中對紀律的敬畏。學生雖不同于軍人,但必要的守紀和對教師、對課堂基本的尊敬還是必要的,只有當學生對老師心存敬畏時,才能夠自覺地、有效地參與到老師布置的學習活動中。反之,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沒有原則地一味追求與學生“打成一片”,特別是對于新教師而言,很有可能導致課堂紀律渙散而無法控制。良好師生關系是需要提倡的,但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慢慢摸索,找到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記得我剛踏上工作崗位時,一心想和孩子們搞好關系,做他們的知心大哥哥,可是因為缺乏教學經驗,導致一些調皮的孩子似乎完全摸清了我的“套路”,“騎到了我的頭上”,課堂紀律很快渙散到了讓我無法控制的地步。因此,確保學生對課堂、對教師的基本敬畏之心,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2.中期的敬佩
良好關系的建立當然不能只停留在敬畏層次,親其師,信其道,廣博的學識能夠讓學生在敬畏的基礎上更多一分敬佩。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要想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我們就要擁有足以讓孩子們遨游的知識海洋,“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們要不斷地優化自身的知識網構和知識儲備,不僅僅是所學科目的本體知識和教學技巧,涉獵應更廣泛一些,要讓孩子覺得老師不只會數學,還有很多其他的知識都會、都行。這樣的老師不僅會讓學生更加敬佩,也會讓他們更加喜愛。所以在我的數學課上,孩子們時常會學到一些與數學有聯系的其他知識,這些拓展不但不會影響課堂效率,反而可以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進一步緊密數學知識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我在課堂上間接性地拓展一些知識的時候,孩子們的眼神往往是發亮的,滿臉都是崇拜與專注的神情,不時還會來一句“哇哦”。當孩子對教師的情感由敬畏上升到了敬佩和喜愛,又何愁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呢?
3.最終的敬愛
有了敬畏和敬佩作為前提,數學課上的師生關系就可以再進一步了。不同的環境鑄就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環境孕育不同的性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唯有與孩子之間真誠相待,衷心地熱愛和付出,才能換回孩子們對老師的愛。當學生和老師成為真正的好朋友時,便可以互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暢談的時候,學生也不會再因為畏懼或者害怕而不敢交流和質疑。只要孩子對數學知識的觀點和理解無論對錯都能夠得到老師的微笑回應和鼓勵,那么學生定然敢于質疑,敢于交流,進而讓自己更多地去思考、去探究,讓學生的思維像煙火一般絢麗。在師生互相敬愛、平等交流的課堂上,孩子們對數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獨特見解就可以完全釋放出來,我們離劉鐵芳教授所描述的“學生迷戀著美好事物;教師心向著學生,以成就學生為己任”,“師生共同浸潤在自然與人文彼此輝映的校園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學校生命氣象”也就不遠了。
愛因斯坦曾說:“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足見打破常規、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求我們打破常規,沿著圓的切線而行,離開一成不變的圓的固定束縛,去探尋課堂教學更廣闊的一片天空。如今的社會也是創新的社會,人們不斷地在各個方面、各個領域追求這樣或者那樣的突破。數學課堂教學也當如此,不斷地探索與嘗試,有時沿著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走就好比在走圓圈,看似走遠了,但不知不覺中又回到了起點。單一的生活會讓人覺得乏味,單一的課堂自然也會讓學生覺得乏味,所以要將良好的課堂氛圍具有可持續的發展,我們就要不斷以形式多樣的課堂來豐富孩子的數學生活與體會。只有不斷地創新,以多樣的形式來展示我們的課堂,才可以讓良好的課堂氛圍持續發展,使孩子們在課堂的海洋里高效率地學習!
總之,新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環境,建立必要的課堂程序和規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地創新教學形式,既要以規矩畫方圓,又能沿切線而行之,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形勢,就能讓我們快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處處流光溢彩,確保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