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 馮秀麗
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 馮秀麗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不斷變革,我國現階段的教學改革著重關注創新教育。創新型人才的產出當然更離不開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逐漸成為我們的教育方向。本文從當前教學實際出發,談幾點關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看法和策略,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高中數學;有效培養;創新意識
自21世紀以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所以針對數學教學的創新意識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思維的辯證性和創新性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而數學又是提高辯證性和培養創新思維的基礎課程,這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再學習能力和再發展機會,由此可觀,有效培養學生在數學這門課程中的創新意識是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不二法門。
數學源于生活,回首歷史上的數學家,大多都是通過觀察生活現象引發思考,從而總結汲取,推算證明,發現了今天的一條條定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大批次的量化教育使得學生思考問題形成了固有規則式的思維模式,這抑制了學生再學習和再發展的可能和能力,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不到挖掘和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在天賦和創新意識,作為教師,我們的作用就是將他們的潛在天賦和創新意識挖掘出來,讓他們通過正確的引導發展成為個性鮮明、能力出眾的人才。
作為授課者,我在課堂開始之前會創設一個授課情境,將學生們的思維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引發他們思考、挖掘他們的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這一小節時,我向學生提問:“1+2+3+……+100”這一簡單的加法運算是不是存在著便捷的計算方法?接著讓學生積極討論,觀察上式的排列規律及特點,從而引發他們對這節課的思考以及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對未知的熱忱和問題去聽課,更容易喚醒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們在這一思考情境中汲取知識,在熱忱中去喚醒自身的創新意識。情景的創設不是即興的,它需要被精心設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作為教師,在創設了一系列的教學情境,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之后,就可以更深層次地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考所得并加以肯定,對學生錯誤之處及時糾正,保護好學生學習自信,同時可以勉勵他們的創新欲望,一個學生的心靈響應遠比規則式的答案來得有效果。其次,教師在選擇和設計課堂案例時應具備針對性,注重例題的變式和嘗試一題多解教育,進一步擴展延伸學生的思維概括面,盡可能地和學生討論出此類問題的相關性、相反性,從而更深層次地去引導學生擴展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給學生留出自己參與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并在每堂課的課前和課后留出一定時間給其進行思考、消化,同時認真傾聽他們關于當堂所學知識的問題和言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讓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我還倡導學生自主成立學習小組,及時溝通交流仍有疑惑的問題,總結積累聽課經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聽課積極性有了明顯提升,學生對數學的思維邏輯和創意意識也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除此之外,我在問題的設計和變式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強化學生的記憶,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解法的多樣可變性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問法的多樣性則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
必要的反思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倘若學生學而不思,則很難取得思維或能力上的長足提高。因此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更要注重學生對學習框架和所學知識的反思能力。作為教師,應最大程度上給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和時間,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知識,而是在熟悉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創造新的能量和知識。強調學生去反思,在不斷反思中提出疑問,在解決疑問中不斷創新,擴充自己的思維延伸面,提高自己的再發展可能性。
在授課過程中,我盡最大可能去把握解決問題的方式,使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教師與學生的交互中達到最大的課堂效果,同時觸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數學的思維方法總是隱性地存在于定理、公式、概念推導形成過程中。作為授課者,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通過思維的辯證過程,將不同對象之間存在的隱性規律顯性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自己所要教授給學生的知識盡可能控制在一定時間內,為學生提供自己反思交流的時間,勉勵學生在結束課程后主動反思,正確引導學生在創新思維和學習方法方面的調整和掌控,反思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有在不斷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已知,在已知的前提下不斷反思,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和鞏固。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氣氛所牽引,我國的教育一直存在著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習能力的問題。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在模仿中做題,模仿老師、模仿課本,未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潛在的創新意識沒能被良好激發。在新課改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平等看待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滿腔熱血中不斷突破學習,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和發展。
[1]周建華.高中數學骨干教師專業發展情況調查研究:來自國培計劃(2011)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的報告[J].教育,2012(2) :147-152.
[2]王永峰.試論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85.
[3]周威.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N].山西青年報,20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