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邱集鎮王林小學 薛 瑞
趣味教學,上“活”數學課堂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邱集鎮王林小學 薛 瑞
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加關注學生的體驗學習。趣味教學能很好地實現這一點,它能夠將枯燥單調的數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很好地上“活”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趣味教學;課堂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痹谝酝男W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只體會到學習的枯燥無趣,在整個數學課堂教學中表現得機械被動。這樣的教學模式極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可以開展一些趣味教學,以促使學生快樂學習。
德國著名學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祿倍爾在《人的教育》一書中曾寫道:“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游戲這一特點,開展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以活躍學生學習氛圍,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和除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對本節內容有了簡單認識后,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可以邊做游戲邊學習。首先,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并在枝頭上貼了蘋果形狀的卡片。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摘蘋果的游戲,這有一棵長滿“蘋果”的蘋果樹,在這些“蘋果”的背面都有一道有關小數乘法的練習題,如果你能準確地得出這一練習題的正確結果,這個“蘋果”就屬于你了。學生們在教師說完游戲規則后,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并都迫不及待地進入到游戲中。這時,有一學生想要摘取一顆蘋果,需要解算式“1.2×3”這一練習題,于是學生開始回憶自己課上所學的相關知識內容,并利用自己所有的知識經驗得出了最后的結果“3.6”,在得到老師肯定的回答后,很興奮地獲得到一顆“蘋果”。在得到一顆“蘋果”后,學生更加主動地去摘取“蘋果”,更加積極地去計算學習,最后學生們還互相比較各自“蘋果”的數量,這樣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變得更高。
游戲活動的巧妙設計,不僅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成功地將枯燥的數學計算變得生動有趣,無形中促進了學生們的有效參與,活躍了學生學習氛圍。
小學生都喜歡聽小故事,對一些小故事有著很大的興趣。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可以從這一有趣的事物出發,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創設一個故事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更好地激活學生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時,教師在課堂伊始為學生們講了一個小故事:豐收的季節到了,松鼠媽媽分配小松鼠們去摘松子,有的小松鼠很積極地去完成松鼠媽媽布置的任務,而有的小松鼠則顯得很懈怠。傍晚時分,各個小松鼠都帶著自己摘取的松子回到家,大松鼠摘了26顆松子,二松鼠摘了9顆松子,三松鼠摘了16顆松子。松鼠媽媽在看到這一結果后并不高興,于是靈機一動,向它們提出了幾個計算題:老大摘的松子數量與老二摘的松子數量的乘積是多少?老三的與老二的乘積是多少?三只小松鼠被松鼠媽媽的問題給問住了。同學們,你們能幫一幫他們嗎?學生們都沉浸在這一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也都很主動地去幫助小松鼠們解決問題。這時,有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列出算式:26×9=;16×9=。隨后,學生們開始了計算練習。學生開始利用自己所學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部分學生能夠利用列豎式的方法得出最后的結果:26×9=234,16×9=144。學生們在整個計算練習的過程中表現得異常主動積極,無形中變得更樂于計算思考。
故事情境的創設,有效集中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內容抽象復雜,教師只單純地進行課堂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掌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動手操作活動,將數學內容簡單化,促使學生體驗學習,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知識內容時,并沒有直接將知識內容倒灌給學生,而是選擇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們在操作的過程中對數學內容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首先,教師為學生們提供了一些三角形紙片,之后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們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開始了操作探究。這時,學生們開始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學生想到用量角器分別測量三個角的度數,之后再將這三個角的度數加在一起,最后,學生利用這一方法得到一個度數,并做好記錄。還有學生想到利用剪刀將這三個角剪下來,然后拼湊在一起,看最后的度數是多少。學生們在經過拼剪后發現這三個角恰好組成了一個平角,也就是它們的度數和為180度。學生們在探究完角的內容后,又開始研究三角形三個邊的關系,很快,學生們又進入到了操作探究中。學生們就這樣在活動中主動探究,大膽操作,對數學內容有了很好的體驗。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對三角形的知識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并不是機械的練習計算,單調的學習方式只會拉遠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更多地開展趣味性教學,從多角度吸引學生注意力,激活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們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1]王美艷.“以人為本”,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趣味[J].求知導刊,2015(18).
[2]閆會琴.淺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中的“數學味”[J].學周刊,2013(17).
[3]魯曉露.基于趣味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