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實驗小學 徐艷紅
大膽放手“玩”數學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實驗小學 徐艷紅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以學生主動發展為目的,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性的一種學習能力。它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提倡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課堂上給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空間和時間,使學生在探索和研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自主學習;數學活動;思考研究;大膽創新
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數學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能夠自己去獲取知識,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是否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現在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數學來源于生活,離開了現實生活,數學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與好奇,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觸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學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實踐活動中深化感悟,從而讓學生主動親近數學。
在現實的教學中,我??鄲炗趯W生在解決有些問題時總感覺無從下手,以至于覺得題目枯燥乏味,在一次數學業務學習時,我們的李主任針對這一現象,把他發現的很有效的方法給我們做了講解,他把學生解決問題比喻為兩位媽媽到菜場買菜的事:一位媽媽到了菜場毫無計劃地買了一些菜,等回家做菜時才發現,不是少買了這樣就是少買了那樣,而另一位媽媽在買菜之前就想好了要做什么菜,需要買什么菜,到了菜場很有條理地買了菜,回家做菜也得心應手。講完這個故事后,讓學生自己比一比:哪位媽媽做得好一些?學生這時都知道是后一位媽媽做得好。他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首先問學生:“你們想去菜場買什么菜?”學生一聽說要去“買菜”,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見此情景,讓學生自己讀題目,學生很快找到了問題。等學生讀完后又問:“你們知道怎么買菜了嗎?”這樣的問題既簡單又不拘一格,全班學生都很積極地去解決問題。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學到了知識,又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豈不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共有的特征,對于什么事,他們都愿意自己去試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他們的特征,通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有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钡拇_,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思維和想象最為活躍,能夠獲得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無論是知識上、能力上還是情感態度上,均得到發展,特別是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與輕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該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識,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該由學生自己獲取的知識,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去獲取。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只做適當的提示和暗示,讓學生體會到所學會的知識是自己“發現”的,自己“創造”出來的,從而使其體會到成功和進步,體驗數學的魅力。
1.給學生提供想的機會
讓每個學生在已學得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新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猜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促進智力的發展和提高。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板書課題后提問學生:“看到這個課題后,你們想明白什么新問題?”學生們爭著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需要什么條件?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求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有關系嗎?”這就促使學生積極尋求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途徑。
每個學生對待新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給他們留出一份自主進行思考的空間。例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后,讓學生取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成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4份,大家的興致很高,很快得出4種折法。 這時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折法,造成了懸念,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進一步思考、嘗試,終于又得出了3種折法。勤于思考使學生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想說就說
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表現為不同屬性,分析新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但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說起。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要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重說。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特別是對學生的一些獨特看法更應該贊揚,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例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一課時,學生對“時針指在2、3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2時55分還是3時55分”出現了不同意見,我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鐘表模型分組討論、探索,最終得出了統一答案。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3.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創新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眲撔履芰Φ呐囵B得從小學教學開始抓起,在教學中對小學生創新精神進行培養,主要是指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創新意識,形成有利于創造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以及獲取嘗試創造的初步方法,主動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過程是主動學習的真實體現。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需要營造創新氛圍,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樹立自信心,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大膽放手,展開思維空間,培養創造性思維。
總之,每個學生都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的機會,只有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思考、去發現和創新,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最后呼吁還孩子們一個自主學習的舞臺,讓他們盡情表現,煥發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