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震川高級中學 王慶玲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江蘇省昆山震川高級中學 王慶玲
數學作為高中教學基礎課程之一,因為其涉及較多的概念定理,加上學科自身的復雜性特征,學科知識點的緊密連接性特征,學生邏輯思維及空間思維能力有限的特征,教學難度大,問題意識培養困難。而新課改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的強化,因此問題意識的培養備受關注。本文主要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培養策略,強化問題意識,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問題意識的強化是學生學習主體能動性發揮的前提,在問題意識的帶動下,學生高效高質學習,以問題為驅動,使高中數學教學取得實效,落到實處。可以說,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也是智慧開啟的鑰匙,更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強化問題意識,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實現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掌握與運用、內化與鞏固。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通過有效的培養策略,實現學生問題意識的強化,讓學生主動質疑思考,更加高效地開展高中數學學習。
學生缺乏主動提問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趨于被動,無法有效積極地思考。一方面是學生數學學習基礎差,受限于高中數學課程復雜性及抽象性的特征,學生提問需要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而學生學習基礎差,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去提問。另一方面是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不足,怕出錯,因此在提問方面有顧慮,問題意識比較弱。再加上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學生不敢質疑,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敢提出來。正是因為這幾方面的綜合作用,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提問的意識。
學生不僅不主動提問題,也不擅長提問題,甚至提不出問題。學生沒有問題思考的習慣,思維的認識還停留在淺層,也缺乏提問的自我暗示,數學提問能力較弱,這使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被動。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本身缺乏思考及探究方面的訓練,其思維能力較弱,在面對知識時雖然茫然但是不知道茫然所在。此外,教師教學中沒有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好環境、好氛圍,也缺乏對學生的鼓勵與肯定,忽視了個體差異,學生在新知識學習過程中沒有產生認知沖突。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學生數學提問能力較弱。
提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而學生欠缺提問技巧,提問思路不對,導致不會提問題。學生自身思考的角度有局限,無法深層次地理解知識,教師提出的問題很簡單,問題探討的價值不高。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沒有及時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啟發引導,傳統的滿堂灌使學生的思維認知只能停留在淺層,教學關注概念與定義、性質的判定等。學生雖然對數學理論知識有所了解,但是難以理論聯系實踐,加以運用。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問的思路始終不對。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問題探究欲望的激發,而前提是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學生數學探究更積極主動,問題驅動的教學作用更明顯。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基于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及學生數學學習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問題情境中,主動思考探究。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時,教師通過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創設了問題情境,發揮導向作用,啟發引導學生,讓學生進入思維的最佳狀態:課堂上教師給出一道數學算術題:1+2+3+4+5+……100=?當年數學家高斯還是一個孩子,當別人還在緊張計算時,小高斯就給出了答案為5050。讓學生計算驗證,學生基本上都得出了答案。此時教師出一些更為復雜的計算題,讓學生計算,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算出,因此產生疑問:難道有簡便算法?高斯快速解答的奧秘是什么?故事性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生提出各種問題與猜想,深入學習。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質疑意識是問題意識的驅動因素,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滿堂灌教學模式下,學生普遍缺乏質疑意識,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尊重學生思想,創新教學理念,關注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在教學中實現學生創新質疑意識的培養強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課改理念倡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弱化,讓學生享有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敢于質疑,通過質疑思考進一步深化問題的探討。例如在講解“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提問:橢圓的定義是什么?讓學生利用紙板、細繩和圖釘,親自動手試一試。細繩的兩端固定在兩個點上,拉扯細繩觀察移動的軌跡,學生在實操訓練中實現了學習主體意識的強化,自主探究得出結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問題意識也得以強化。
高中數學的學科屬性要求教學中必須理論聯系實踐。傳統的教育思想更側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把握,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關聯,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在實踐中學生才能發現問題,數學知識的學習只有融入生活中,才能激發其數學應用意識,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鼓勵引導學生提出創造性的問題,引導其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原理應用的奧秘。數學學習理論聯系實踐,在生活中強化問題意識,多引導多鼓勵,教學與生活有效關聯也是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具體策略。例如在學習了指數與對數的知識后,讓學生進行貸款利率的計算;學習三視圖之后,讓學生給家里常見的冰箱、洗衣機等繪制三視圖;在學習了線性規劃的相關知識后,讓學生制定家庭或者自己的月度預算規劃等。高中數學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關聯,學生能在生活中發現高中數學知識的案例運用,其數學學習積極性更高,數學問題意識得到強化。
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是素質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有序推進,高效開展的關鍵。而基于當前學生問題意識弱的現狀,從問題情境的創設到教學方法的創新,再到理論與實踐的關聯,進一步明確了高中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思路,在明確思路的基礎上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真正實現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強化,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真正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