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 王艷玲
創新教學手段,構建自主探究小學數學課堂
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 王艷玲
小學數學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在經歷了多次改革之后,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然而,如何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實現自主探究學習,仍然是一線教師探索的課題。本文圍繞如何創新教學手段進行闡述,旨在構建自主探究的小學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探究;創新;教學
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教學的領土被逐步拓展,越來越多的有意義的教學手段被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許多課堂緊隨教育趨勢的潮流,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逐漸形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課堂,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培養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切實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從而構建自主探究的小學數學課堂。
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被取締,教師應該將課堂交予學生,引導學生去挖掘知識寶藏,讓學生來主導課堂的進展。隨著教學方法的創新,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探究知識,拓展小學生的眼界,創設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例如,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堂比喻成一個小商場,創設學習情境,接著教師可以設置懸念,提出問題: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50元去商場買水果,小明買了3斤香蕉、2本畫冊和1本童話書,香蕉4元一斤,畫冊5元一本,童話書15元一本,小明消費了多少元?剩了多少元呢?然后,學生們就可以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來進行解答,以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新知識,最后,教師再將“先進行乘除后進行加減”的知識點說明,可以要求學生去附近的商場自主購物,計算出自己消費的金額,鞏固知識,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生成過程的印象。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的過程離不開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體驗交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的數學法則、概念過于生澀難懂,小學生極易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開展合作交流,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數學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合作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添學生的自信心,互幫互助,調動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教學長方形的周長的相關知識時,在學生理解知識點和概念后,教師可以設置懸念,提出疑惑: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8cm和15cm,大家開動腦筋,算一算它的周長?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思考不同的解題思路。最后,學生會得到三種方法,教師可以對此進行客觀的評價和總結,加深學生的印象,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靈活運用知識。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概念,從而在大腦中形成概念的表象,進而深刻認識事物的本質。想要透徹地理解一個新知識,學生不僅需要了解知識的概念,還要有一定的實踐活動來推動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從而加深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創新教學手段,利用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圓”的內容時,其中有一模塊是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定律,如圓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直徑與圓周長的關系。首先,學生可以使用圓規進行作畫,畫出一個圓,用細繩繞著圓測周長,再使用這個數據和圓直徑進行除法運算,判斷計算出的結果是否約等于3.14。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得出結論,提升學生的自主認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創設出一個有教育意義的課堂情境,提升學生的數學修養水平,鞏固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拓展小學生的視野。
教育領域的拓展,帶來的不僅僅是全新的教學模式,還有一些新奇的理念。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目標,因此,教學設計作為一個全新的理念被廣泛運用于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中,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鞏固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一些糖果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分組討論。糖果對學生具有誘惑性,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聯系了實際。接著,教師可以設置懸念,提出疑惑:一共分發了多少顆糖果呢?被分出去的糖果與原本未被分出去的糖果是什么關系呢?分出去的糖果會比總糖果數多嗎?分出去的糖果數量對于糖果總數來說是多數還是少數呢?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討論思考,得出正確的答案。利用小組討論,在交流中獲得內心的體驗,還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也促進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增添了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信心。
總而言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被打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被廣泛運用,教師要緊隨潮流,為學生創設一個有益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在課堂上,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1]王濤.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6(07).
[2]陳燕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07).
[3]李素利.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探究的方法[J].新課程學習,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