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張軍軍
設置教學“多通道”,打造靈動的數學課堂
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張軍軍
小學數學是打基礎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間段,學生要學習很多基本的數學知識。但傳統的數學課程卻是單一乏味的,不能引起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因此我們要設置“多通道”的教學,打造靈動的課堂,讓學生智學、樂學,在數學學習中開闊思維。這是每個教師都應該盡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應該有這個意識,注重多維度的教學,同時培養學生多角度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通過研究許多小學教學案例和反思自身的教學經歷,闡述如何去設置教學的“多通道”,提升學生的數學興味。
小學數學;生活數學;靈動;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是一門比較實用的科目,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有很大的應用范圍。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數學對其作用巨大,在他們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是一個不可缺失的因素。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應該摒棄原有的固態教學模式,設置教學的“多通道”,盡力打造靈動的數學課堂,讓教育思想活躍起來,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加多樣化,唯有如此,才可以讓小學生愛上數學知識,喜歡上數學課,最終帶給他們一個精彩絕倫的數學課堂。
只要留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兩者是一體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給學生灌輸生活數學的思維,讓他們用多種思維去學習,而非局限于課本上的教學知識,知道其實數學學習并不難,它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并非是什么神秘和高難度的東西。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與數學是“零距離”的,不會有抵觸數學的心理,我們教學也會變得簡單容易,課堂也將變得生動有趣。
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將生活融于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學會提升到另外一個層面,不再只是空口說的理論知識,而是“實踐”過的,并且也會變得生動具體,讓學生更容易學習和接受。例如我們在學習《噸的認識》時,如果只是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那么學生對“噸”的認識肯定是很模糊的,不知道“噸”的具體概念是什么,有多重。這時我們就要引進生活中的基本常識了,用生活中的實際情景來讓學生明白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先創設一個生活情景,再一步一步地提問,用生活中的情景來提問學生,比如大象有多重?還可以先問問學生教師的體重是多少?學生回答后,再問他們14個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呢?最后告訴學生:14個老師的體重加起來差不多就是一噸的重量。這樣學生對噸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一噸就是14個老師加起來那么重。
數學教學在不斷改革,而我們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不斷地加深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并且豐富學生的數學經驗,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創設學習的美妙世界。倡導學生將數學融于生活,使得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感知數學,領悟數學,鍛造一種“生活中的數學,數學中的生活”的思維。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只是呆板地傳授學生數學知識,不管學生是否可以接受,只局限于填鴨式的教學。這樣的課堂中老師成了主角,只主講自己的課程,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沒有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學生一般只能學習到淺層的知識,因為他們并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老師就直接將答案和課程內容講了出來。
正確的教學方式是老師退身為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思考其中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思維模式,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再只依賴于老師才能學習,要老師教授的內容他們才學習,而且學習得很被動,不能真正理解所學內容。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巧妙地向學生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在不斷提問的氛圍中,打造靈動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加法的運算法則”時,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將兩個式子用等號連接起來,再問學生還有哪些式子可以這樣連接起來。在他們列出了很多等式,對“加法的運算法則”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和基本的概念后,再提問是否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呢?這時學生就會用自己喜歡的符號來連接,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加法運算法則”,還對符號的概念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映像,實現“教一通二”的巧妙教學。
現代教學有一個很好的資源,那就是多媒體。合理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會讓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高度。我們在教授學生知識時,只靠嘴上的描述和在黑板上畫出簡單的圖形,很多時候學生是不容易理解的,這樣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也累,課堂效率可想而知了。有了多媒體后,我們可以事先將我們要教學的內容做成效果豐富的課件,學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們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同時把教學的主要內容或者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做成微課的形式在教學中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多媒體不僅可以播放圖片,還可以播放視頻,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時地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內容,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形象直觀。例如我們在教學圓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告訴學生圓和其他圖形有什么區別,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效率有了,也就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的。
時代在不斷發展,教學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手段就可以解決的了,學習也并非只有一種形式,教學應是多樣性的、多思維的。科技的進步也給教師提供了很多資源,讓教師可以用不同形式來教學。并且通過教師的不斷探究思考,也可以創設教學的“多通道”,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讓老師簡單教,也讓學生簡單學。我們還可以將數學融于生活,通過巧妙提問,增添課堂的趣味,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都應該培養“多通道”教學的思維,跟上時代的步伐。
[1]劉繡云.設置教學“多通道”,打造靈動的數學課堂[J],2015(12)
[2]程琴.廣開教學“渠道”,打造靈動的小學數學課堂[J],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