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李口鎮小學 丁廣春
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李口鎮小學 丁廣春
數學知識不僅從生活中而來,更被廣泛地運用于生活之中,為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本文重點探討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旨在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生活化;現狀;策略
作為小學課程中的一項基本課程,數學有利于發展小學生的智力。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也相應地改變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培養。小學階段的學生感性強于理性,所以若要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必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充分結合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使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1.將課堂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
教師在課前需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明確教學內容,再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當中的例子,對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展開設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知曉為什么要學習數學知識,并較好地掌握應用數學知識的技巧與方法。比如,在教學關于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相關知識時,我們采取了這樣的方法:
教師:學校有個辦公室需鋪設地板磚,長寬均為5m,而商店中有A型長25cm、寬20cm,售價6元;B型長寬均為25cm,售價5元;C型長寬均為20cm,售價4元。這3種規格不一的地板磚,同學們認為最省錢的地板磚是哪種?
學生在經過計算后得出:A型需要500塊,共花費3000元;B型需400塊,共花費2000元;C型需要625塊,共花費2500元,由此可見,最省錢的是B型地板磚。
利用這樣的例子,不僅可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有利于對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進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引起重視。
2.積累并創新生活素材,以此作為教學場景
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必須要建立在積累較多的生活素材,并能夠對其合理運用的基礎之上的。積累教學素材主要有兩種:一是學習借鑒前輩的教學經驗,從中進行總結學習;二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擴展與創新素材。合理地結合課程內容和真實生活,使其成為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再在場景中引入學習內容,使學生對數學有更深入的認識。如此一來,可將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激發出來,保證學生深入學習,牢固掌握知識。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生活中的素材予以巧妙利用,以實踐教學的方式展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并非離我們非常遙遠,使學生從心理上不再抵觸數學,體會到數學的重要作用,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乘法”的相關知識點時,我們設置了買菜的場景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過家家”教學,并通過乘法運算的方式把菜的數量和單價進行分類統計,最后進行總結算。這樣一來,既讓學生體驗到了教學的樂趣所在,還可在“過家家”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乘法運算的基本知識。由此可見,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水平與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強數學實踐活動,實現生活化教學
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可將數學的整體功能發揮出來,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極大地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提高。
(1)開展數學活動。在數學活動中,一方面可由教師根據相關數學知識提供一些數據,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相關方案。比如“45個同學一起在公園游玩,門票售價為每人20元,滿50人則可購買團體票,享受8折優惠,請設計出一種最佳的購票方案”。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多樣化的方案,從中得出最佳方案,如此不僅可對學生的合理理財意識進行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促進其活動組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由學生按照生活中的事物,并結合相關數學知識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在教學“比例”的相關知識時,設計一個“用一把米尺,對一幢樓房的高度進行測量”的方案(按照一定時刻一定地點的物高和影長成正比例),這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對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予以培養,也能讓學生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對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有一個真切的感受。
(2)注重數學實踐。俗話說:“實踐是知識的源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既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感性材料,也對學生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給予了鍛煉。比如,讓學生了解周圍工廠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以統計圖表的形式體現結果并進行分析;制作圓柱和圓錐硬紙模型,以進一步認識圓柱和圓錐;對自家客廳面積和鋪地磚塊數進行測算,加深對長、正方形面積和比例知識的認識。
總而言之,數學從生活中來,而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數學知識。我們要按照《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充分結合起來,使教學與生活相貼近,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是可見、可碰的,進而使數學更加形象、生動以及通俗易懂,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以“我要學”代替“要我學”。
[1]王強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索[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121-121.
[2]徐國和.讓數學走進生活——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 小學時代:教師, 2010(9):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