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64中學 徐 海
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練習有效策略
安徽省合肥市第64中學 徐 海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們在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思考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的能力分層也越來越明顯。本文就以“分層練習”為主題,結合日常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具體實施分層練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策略
實施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標,以促進全面發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以因材施教為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面對一個由個體差異懸殊的學生組成的群體。
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嚴重的趨勢,后進生所占的比例較大,特別在七年級表現得尤為明顯。每天的練習、作業甚至成了一些學生的一大愁事:對于善于學習的優秀生來說,課本上的練習題,他們看來很簡單,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能完成,顯然“吃不飽”;對于中等學生來說,一些簡單的題目還能應付,稍有難度的就只能照葫蘆畫瓢;而那些學困生,簡單題目他們應付著做,對那些稍難一點的題目就束手無策了。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受到打擊,學習積極性就大打折扣了。
大部分教師在布置練習作業時,由于課堂時間、內容、評價標準一致,往往要求所有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統一的內容,期望達到統一的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由于內容一致,評價標準也就一樣,對學困生自然就批評的多鼓勵的少,更加造成了學困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明顯下降,進一步造成了學生學習水平和層次的分化。
要全面提高全體學生成績,一節課上教師就要讓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當堂教學內容,這就必須對重點難點進行反復練習鞏固提高才能讓大部分學生理解,但這就使得優等生感覺沒有挑戰性,而還有一部分學困生仍感到不理解。我校的“學案導學”是先學后教精講的教學模式。學生完成“導學案”后進行小組交流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優等生起到了一個引領同組學生做題、歸納知識的作用,講解也基本是優等生,中間生和學困生只是做題聽講,否則教學內容根本進行不完。優等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但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夠,中間生與學困生比教師直接講掌握好一點,但一些不自覺的學生卻收效甚微,致使一部分學生越來越差。
在課堂上將練習設計得有層次性,能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在課堂上獲得不同的成功,體味自己成功的喜悅。對于課后分層練習,每個學生能自覺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練習并扎實有效地完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大大加強,會在不經意間給自己逐步定位,在肯定自己的同時有逐步向高處攀登的欲望,實現課標上“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的理念。因此本人嘗試摸索在課堂內外實施分層練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能力,激發創新思維。本人從如下幾方面做起:
導學稿中的問題和練習設計應讓大部分學生有收獲、有突破,導學稿中的問題設計必須有梯度,爭取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有自己可以輕松夠到的,還有需跳起來才能夠到的問題及練習。教師在設計導學稿時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使導學稿的設計實用性加強。練習的內容分層次,豐富練習的呈現形式,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以分層測試的方式完成課堂作業,以檢查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在學生測試過程中就開始有針對性地批閱部分同學的作業,再組織小組內互批,查找問題,指導及時糾錯、小結。課堂中沒批改完成時課后由小組長組織批閱,并寫出作業情況分析交老師審閱,或者收齊作業本交老師繼續批閱。
把班級學生分成4人小組,并按成績排成1,2,3,4號,并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更能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一些學困生在評價中發現了自己的價值,由此變得自信。每個學生在數學作業中都能練合適的習題,練習完后各自有收獲,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分組分層學習和練習中體會到自身在小組中的價值,分解學習目標,讓學生先完成對應層次的習題,再研究其他習題;多數同學完成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檢查,有問題時共同分析矯正或請教老師。也可以抽部分同學在黑板上板書,再分析講解,小組成員互相檢查作業,相互指導糾錯,達到共同把關、合作共贏的目的。
要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發揮,使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并積極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同時,尊重學生的需要,提供自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著力營造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公正、民主、平等、和諧的“生態課堂”,促進各層次學生增強自我認知、主動學習、敢于創新和體驗成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的責任感。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注重分層要求,分層指導,適合新授課的教學。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了,課堂上舉手提問的同學更多了,主動發表自己見解的人與日俱增,更多的同學愿意把自己發現的數學知識與大家共享。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決數學問題,全方位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探究、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充分展示了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改變了當前數學教學嚴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促進了學生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