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鳳鳴山中學 申 浩 段小強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重慶市鳳鳴山中學 申 浩 段小強
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對學生的邏輯和計算能力的要求較高,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難摸清數學學習規律和竅門,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強行記住解題方法,這種學習方式極易使學生產生疲倦、厭煩的消極學習心理。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和思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和充分運用,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學到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數學;激發興趣;教學策略;教學效果
數學學科在高中教育階段起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由于編寫數學教材是一項謹慎、細致的工作,數學教材的主要作用是對知識點的羅列和整理,在內容上難免會顯得有點單調,不利于學生根據教材進行自主學習。高中數學學習階段是對小學和初中數學學習階段的升華和進化,涉及知識點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一道數學題往往涉及多個知識點,學生無法認識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會對學生的思維造成干擾,影響學生做出正確判斷,使得學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教師應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努力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瓶頸困難,并且及時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路,樹立學生自信、樂觀的學習心理。
由于升學考試的壓力,再加上家長和學校等多方面的壓力,使得學生容易產生敏感、脆弱的心理,懷疑自身的學習能力,影響課堂上的學習表現。放松、愉悅的心情有利于釋放學生壓力,使學生更能集中精力鉆研數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教師應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使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平易近人,有利于學生接受并深入了解新知識。比如,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一課時,教師可先通過雙色球的話題引起學生興趣,向學生介紹雙色球中獎的規則。雙色球每注投注號碼由6個紅色球號碼(號碼順序不限)和1個藍色球號碼組成,其中紅色球號碼從1~33中選擇,藍色球號碼從1~16中選擇。教師再隨機寫下一組中獎號碼,假設中獎號碼中的紅色球號碼為4、11、12、23、27、30,藍色球號碼為5,提問學生如何才能買到最可能中獎的雙色球。教師在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引出概率的概念,有利于學生深刻了解到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學習概率知識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教師通過向學生引入常見的生活事件,從中提取相關的數學知識,成功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與生活的關聯,有利于學生從數學角度觀察生活。
學生應能根據書上已有的數學公式和原理對題中已知條件作出推導,從而順利得出正確結果。但是,部分學生未能完全理解透教材知識,就直接將公式和定律生搬硬套到答案中,反而容易走進學習誤區,越陷越深,增加學生的解題壓力和學習負擔心理。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堂上教會學生一定的解題技巧,培養學生在短時間內抓住題目關鍵信息的能力,指導學生如何根據關鍵信息選擇有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比如,教師在上《單調性與最大(?。┲怠芬徽n時,教師可教學生使用數形結合思想來判斷函數的單調性。教師先教學生如何根據函數方程簡單方便地畫出方程對應的函數圖象,指導學生根據圖象中的曲線趨勢來確定函數整體的分布情況,再找出并標注函數曲線中的極大點和極小點,作極大值和極小值坐標與x軸的垂直線,得到垂直線與x軸的交點并做標記,接著教師對曲線中的單調遞增和遞減區間用不同顏色進行表示,方便學生直觀看到函數在不同區間內的增減性。學生經過教師一系列示范性的作圖和講解,有利于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和運用,簡化學生的解題步驟,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應在學生困惑時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示,既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也避免學生產生惰于思考的習慣。
由于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邏輯能力差的學生在理解教材知識時比較吃力。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力,啟發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途徑,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促進學生間對數學知識的反復探討和研究,營造班級良好的學習溝通氛圍。因此,教師在講解例題時,應避免向學生灌輸固定答案,要鼓勵學生從其他途徑展開思考。比如,教師在上《直線、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時,可先讓學生回顧點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即點在圓內、點在圓上和點在圓外。教師根據點和圓的關系引出直線與圓的三種關系,即相交、相切和相離。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相切關系時,直線與圓的相交點為切點。接著教師給出圓和直線的方程,根據方程畫出對應的圓和直線,觀察圓與直線之間相交點的數量,根據數量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師繼續鼓勵學生從其他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從直線與圓心的距離為突破點來求解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學生利用距離公式計算直線和圓心的距離,將之前求出的距離與圓半徑進行對比,即可得出與上一種解題方法所得結果一致的位置關系。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數學角度進行大膽設問和想象,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力。
一切的學習都必須基于一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數學原理知識,分析數學問題,思索不同的學習途徑,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的魅力呈現在學生眼前,以此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
[1]夏炎.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探討[J].數學教育學報,2001,10(3):63-66.
[2]章建躍.對高中數學新課標教學的若干建議[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