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 張翠翠
奠定珠算基礎,心算便暢通無阻
——淺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珠算算理的策略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 張翠翠
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正在各學科中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在遵循課改的標準下不斷地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中,但是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隨著珠算式心算教學的加入,大大彌補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們理解珠算式教學成為當下的首要任務。運用好珠算式教學將有利于學生們自身的全面發展,是打開學生思維的一把金鑰匙!
小學數學;珠算式心算;思維品質
所謂珠心算就是以珠算為學習的基礎,然后通過反復實踐的珠算計算過程,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形成一種珠像,最后通過珠像的變換來代替實際去撥珠的動作完成執行計算的一種方法。
通過對定義的解釋,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以珠算為基礎,透過對算盤的操作,在課堂上不斷地滲透,創設合適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們充分地理解與吸收。在小學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們要是學會了“珠心算”這個計算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養成。因此,教師們要引領學生正確理解珠心算算理,幫助學生打開思想的一扇窗。
小學生沒有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上課時注意力可能不太集中,因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好這一點,利用這個階段學生們的特性,在課堂上創建情境施行情境教學,將學生們的興趣還有積極性轉移到課堂中來,長期的積累就會使得學生的思維活躍,智力發育快,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給學生們講解到“滿五加”的時候,我給學生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小朋友們,假如你想買一本2元錢的練習本,可是在爸爸的身上只有一張5元的人民幣,那么小朋友該怎么辦呢?
此問題聯系了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但并沒有難倒學生們,學生們很快就回答了:付給營業員5元錢,營業員找回3元。那么在此時,我就會追問學生們:為什么營業員要找回3元呢?學生們開始討論起來,議論紛紛,說道:一本2元錢的練習本,給了營業員5元錢,也就是多給了營業員3元錢,所以營業員應該找回3元錢啊。當學生們有著清晰的思路的時候,我就趁熱打鐵,讓學生們試撥算式“3+2”,在試撥的過程中,有學生撥入3時,問道:可以在算盤上直接撥入2嗎?要是不可以的話,老師我該怎么辦呢?學生們又開始激烈討論,有學生說應該撥下上珠5,有的學生說撥下5的同時還應該撥去下珠3。學生間互相討論,總結,最后得出:在撥下5的時候因為多撥了3,所以要再撥去3。由此,我給學生們總結了所謂的“下五去三”的撥珠動作,同時,在撥珠的過程中,我故意放慢動作,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下五去三”是向下滑了幾。通過對學生們再次創設情境,當學生們知曉了“3+2”這個撥珠的動作后,再次拋出問題給學生:是否還有其他的算式也能用到這個撥珠動作呢?在一節課的安排下,學生們受益匪淺,很快說出“4+2”的撥珠動作,大大加深了學生們的自信心,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可見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巧設疑問,使得學生的智力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情境教學的模式,充分地說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從學生的角度去出發,學生才能更好地回報教師的努力,對于珠心算,教師要引領學生們深刻地剖析,只有奠定了珠算的基礎,才會讓心算暢通無阻。
在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引領好學生,有效地、合理地組織好學生們,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回憶學過的舊知識,以舊引新,然后去探究新知識,慢慢地,將這種以舊引新的方法轉化成自己的能力,不斷聯系數學間的知識點,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
例如:在給學生講解“破五進位加”的時候,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一道題:教學“8+6”如何撥珠。引導學生“9+6”是如何撥珠的,與“8+6”是否有區別?能否將“8+6”轉換成已撥的算式再去撥珠?讓學生們自由討論,學生們想法眾多,知道了將“6分成4和2,先去六進一,再撥入二”以及將“6分成5和1,先去五進一,再撥入一”等,于是我充分地肯定學生們的想法,同時引導學生們思考上述方法中哪種方法更快呢?最后師生間一起討論總結出“上一去五進一”的撥珠動作,使得學生們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能夠得心應手,同時也將珠心算的方法爛熟于心!
“以舊引新”是回顧學生所學,啟發學生去探索新知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提升學生綜合實力的制勝法寶,通過上述的例題,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思考,不經意間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會追問學生:“上一去五進一時,個位檔實際向上撥的是幾?”使得學生的思維不斷地活動,充分理解撥珠的方法,那么對于“破五進位加”這個方法的教學也就水到渠成。
解題是數學的第一陣地,因此,學生只有不斷地去練習,去解題,才能從根本上形成和發展技能。但是,一味地去單調練習,反而會事倍功半,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然而,在學生掌握了珠心算的計算方法后,拓展練習將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樂趣,有了樂趣,學生的學習將會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加深學生的學習技能。
例如:在學生們掌握了“減幾就退一滑幾”的撥珠方法之后,我又激發學生們去思考如何撥出“22-7”以及“42-17”等算式。當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解題技巧和解題能力的時候,學生們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去試驗,這時候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將大大加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們試撥完之后,我再次給學生提出問題:這些算式在撥珠的過程中是否有相似的地方?讓學生徹底地去領悟方法的精髓,慢慢地長期積累,使得學生們的能力得到培養,形成自己的一種技能,在今后的練習中隨機應變,應用自如。
數學具有探究性、系統性和邏輯性,這決定著學生們必須要掌握好技能,不斷地練習,在練習中找尋到方法,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掌握好珠心算,將會為自己贏得一份大禮,開拓自己的思維。
其實,關于“珠心算”的方法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多,本文只是闡述了一部分,這就需要教師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與總結,找尋到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模式,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耐心指導,幫助學生理清珠算算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自發探索,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珠算式心算便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