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丁 娟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丁 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
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看法。
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應加強形成概念、法則、定律等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然而,這方面的教學比較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學習時比較吃力。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是在多次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飛躍,感知認識是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直觀是數學抽象思維的途徑和信息來源,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如在教學“角”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角的正確概念,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張開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角。然后再通過實物演示,將兩根細木條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的一根,直觀地說明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親自動手演示,用運動的觀點來闡明角的概念,并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準備。
皮亞杰說過:“動作性的活動對兒童理解空間觀念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數學知識產生于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具有培養人們創新思維活動獨特的優越性,因此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動手操作活動有:畫一畫、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擺一擺等。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好勝心強等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操作,獨立思考、引起聯想,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每個學生都能從多層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種個個參與、人人動手的操作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二年級學生學習了“角的初步認識”之后,為了讓學生對角、直角的概念有更好的掌握,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擺、動腦想。師:“請同學們用學具袋中的小棒擺一個三角形,看它有幾個角?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很快擺出,并說出擺的三角形有三個角,用了三根小棒。師:“請同學們擺出兩個三角形,看這兩個三角形共有幾個角?最少用幾根小棒?”大部分學生很快擺出了兩個獨立的三角形,并說出共有六個角,用了六根小棒。教師追問:“這種擺法用小棒最少嗎?請同學們再擺擺看。”學生又沉入了用小棒擺兩個三角形的活動中,很快大部分學生都擺出了所要求的圖形,老師表揚了這種擺法的同學肯動腦善于思考。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動手操作,學生手腦并用、自主探索,參與了獲得知識的全過程,學得積極主動,滿足了學生好動的需要,使他們嘗到了探究知識的樂趣,進而激活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因此,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是培養其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教師如何才能激發學生思維積極性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有意識地創設探究情境,巧妙地把數學學習內容轉換成一連串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在新知內容與學習原有認知結構之間創造沖突,讓學生產生迫不及待要獲取新知的積極情感,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教學“圓柱體體積”時,教師用圓柱鐵桶盛滿水,讓學生求出里邊的水的體積。學生一時找不到答案,有的試探著提出把鐵桶的水倒入長方體水箱中,量出長方體水箱的長、寬、高計算;有的提出把圓柱鐵桶浸入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的水中,計算長方體中升高的水的體積就約等于鐵桶所盛水的體積。這時教師提問:“若是求圓柱體的大致體積,能行嗎?”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學生感到必須要找出一個計算圓柱體體積的方法或公式,于是誘發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思維活動中來。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地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在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師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反而還有可能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的是知識廣博、善于思考的人才。而數學本身的特點就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謹性為特征的封閉的演繹體系,人們獲取或發現數學知識都是思維的結果。思維需要數學,數學離不開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只是傳授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具有思維能力的人。
[1]宮麗.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23).
[2]沈洪瓊.淺談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新課程(教研),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