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 李峰燕
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探索與思考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 李峰燕
對于幼兒教育中數學知識的初步認識與建構,不在于傳授多少知識與技能,而是讓孩子在活動中初步感受數學知識的存在,感受價值的達成,逐漸在興趣的積累中讓孩子親近數學,喜歡數學。
興趣;親近;探索;思考幼兒
從幼兒身心發展階段來看,數學這一學科對于幼兒抽象思維及邏輯思維的訓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于幼兒頭腦的高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很多幼兒對數學學習難以產生興趣,甚至“抗拒”數學的學習,這就造成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困難。因此,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應當通過多種多樣的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此引導幼兒有序、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認知。
幼兒的抽象思維發展還不完善,看待事物時具體思維占據主要地位,對于抽象知識的學習,往往很難看到其本質特性,更加難以發現其中的問題以及對問題進行解答。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征,借助情境設計合理的提問方式,幫助幼兒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比如,我在對本園大班幼兒進行教學時,首先將幼兒們隨機分成了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四個幼兒組成,然后分發給每一小組若干正方形和圓形的卡片。正方形的卡片有黃色和綠色兩種顏色,圓形卡片同樣有黃色和綠色兩種顏色。此時,我提出問題:“如何讓這些圖形能夠有規律地進行排列組合?”這時候,我給予孩子們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探索圖形排列組合的方式。有的孩子將圖形依照顏色進行劃分,進行了黃綠分開的排列;有的孩子則依照圖形進行劃分,將正方形和圓形進行了排列組合。這時候我再進行啟發:“可不可以將圖形和顏色進行綜合考慮,讓兩者都可以進行排列組合呢?”簡單的問題增加了孩子們學習的難度,也讓孩子們開動腦筋進行了深入思考。在我對幼兒的引導和啟發下,幼兒們能夠跟隨我的思路,積極高效地進行數學內容的學習,其學習效果很好,并且課堂氛圍更加緊湊,幼兒的融入感很強烈。
通過精心設計數學課堂中的問題,根據幼兒特點創新課堂提問環節,往往能夠幫助幼兒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并讓其在提問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學習經驗,更好地鍛煉其數學思維,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
幼兒天性好動,簡單讓其“乖乖坐著”學習數學有很大的難度。但是幼兒對于各種活動極為喜歡,這就為教師更好地進行數學教學提供了線索。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多種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感受數學的樂趣,讓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讓幼兒的智力得以發展。
比如,我在對孩子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因為涉及結合圖形教學的內容,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掌握此方面的知識,我特意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對此內容進行學習。我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張紙,每個孩子拿到的紙都不一樣,這讓孩子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等待老師“任務”的分配。我讓孩子們拿著手中的紙進行折紙活動,每個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折出一個特別的建筑。孩子們活動興致很濃厚,有的孩子看過埃及金字塔,于是便照著樣子折了一個“金字塔”;有的孩子則看慣了高樓大廈,很輕松地折出了一個“摩天大樓”;有的孩子則對“建筑”進行創新,讓其從之前的長方形變成了圓形。之后,我讓孩子們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覽,在展覽的過程中,我逐漸引導孩子們認識各種圖形,孩子們因為參與其中,對于各個圖形的記憶非常深刻,學習起來也輕而易舉。
借助類似的活動設計,幼兒們的學習積極性都能調動起來,并且在參與游戲或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相關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目的,有助于幼兒數學能力的提高。
數學學習需要密切聯系多種學科,還要注重與生活的密切關聯性,只有讓數學知識真正與多種學科關聯起來,讓數學走入到幼兒的生活之中,才能夠讓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含義真正理解,才能夠讓幼兒時刻處于數學學習之中,才能夠幫助幼兒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全面拓寬幼兒數學學習眼界,提升數學能力。
比如,我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將數學“遷移”到孩子們的生活之中,讓數學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小伙伴。我使用美術繪畫的方式,讓孩子們涂鴉了很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有精靈古怪的猴子,有憨態可掬的熊貓,有搖搖擺擺的鴨子,有豎著耳朵的兔子。孩子們對于動物非常喜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課堂之中。但是,我讓孩子們涂鴉的各種動物并沒有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讓孩子們對動物的某一部分進行涂鴉,有的孩子涂鴉了兔子的耳朵,有的孩子描繪了熊貓的四肢,有的孩子畫出鴨子的兩只腳掌。此時,我便引導孩子們認識各個動物耳朵、嘴巴、眼睛、四肢的數量,還通過小動物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初步學習加減法,讓孩子們的數學綜合能力逐步得以形成。
數學教學要積極建立與多學科之間的聯系,通過多學科與數學的融入,全面提升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敏感性,讓幼兒在生活中與數學更加親近,感知數學所獨有的魅力,獲得各種能力的全面發展。
幼兒對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久而持續的過程,其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需要氛圍的創造,需要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只有教師對數學教學予以深入研究,才能夠讓幼兒真正親近數學,感知數學,才能夠培養其真正的數學能力。只有讓幼兒在親近中收獲數學的美麗和快樂,才能興趣倍增,才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潛能,促使幼兒在數學學習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