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北校區 朱 萍
論高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北校區 朱 萍
高中教育是學生教育生涯的重中之重,學生在高中時期一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另一方面又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高中教育不僅要注重量更要關注質。在此背景下,互動教學法就被引入課堂教學,互動教學法講究師生、生生之間的實時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促使其積極自主地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養成問題意識并學會學習方法,無論在哪門科目的學習中都游刃有余。高中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性和嚴謹的學科,如何將高效的互動教學法運用到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是每個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以此為研究對象,簡要闡述高中數學課堂中實施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高中數學;互動教學;有效策略
改革開放大背景下,教育也在不斷變革,尤其是在新課改的作用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紛紛涌現了新的思想,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改革行為一直浮于表面,沒有深入新課標要求的核心思想,這就成為新型課堂模式的最大阻礙,因此,轉變觀念就成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互動教學的第一步。實現互動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一來,學生的成績自然會大幅提升,這是將學生從“填鴨式”傳統教育模式中解救出來的最佳途徑。下文就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闡述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進行互動教學。
在素質教育廣泛推廣的今天,教師要充分深入了解素質教育的真諦,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育方針,重視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發展、學習能力和身心健康發展。而縱觀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只關注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接收和應試能力,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必然會造成課堂氛圍的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課堂學習中思維被禁錮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限制了創造力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不符合學生成長發展規律的。改變這種教學限制的有限途徑就是增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樂于跟學生分享自己的思維方式,并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和表揚各種合理具有價值的新思想。例如在“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的教學中,在表明三視圖的概念之后,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圓柱體的三視圖。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圓柱體的特征,然后借助三視圖的概念去畫出相應的圖形,給學生幾分鐘時間思考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表達自己畫出圓柱體的具體方法。有個學生說可以憑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畫出相應的三視圖,有的學生認為可以手工制作出圓柱體,然后再根據具體的圖形解出問題。對于不同的解題思路,師生之間要積極互動交流,教師要分析每個學生不同想法的利弊,并讓學生不斷完善。在這樣一個互動的學習氛圍中,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之間被縮小,課堂效率也大大提升。
數學是一門極具嚴謹性的學科,正因為數學特有的屬性,才造成了傳統的數學課堂出現學生“禁言”的現象,在知識概念和習題練習的過程中都由教師一人把控。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已不屬于教師一人,所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引入小組討論的模式,在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在與其他學生交流探究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自我思維中的短處和他人的優勢,并善于吸納他人優秀的思想化為己用。在小組討論形式中,教師必須注重其分配組合方式,班中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具體個性的個體,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并合理分配,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互動,享受互動交流學習所帶來的樂趣。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習題講解中就可以采用這種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類存在多種情況討論的數學知識點,例如:2x2-7x+6<0,一般學生都會先利用十字相乘法得出(2x-3)(x-2)<0,然后分兩組情況討論:第一種為2x-3<0,x-2>0,得x<1.5且x>2,不成立。第二種為2x-3>0,x-2<0,得x>1.5且x<2。從而不等式的解集為:1.5<x<2。但是實踐證明,通過小組討論,很多學生都想到了不同的解題思路,其中有一項就是配方法。2x2-。最終可以得出,兩邊開平方得,解得x<2且x>1.5,所以不等式的解集為1.5<x<2。
互動教學的大前提就是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并且能夠選取學生熟悉的教學素材,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互動。數學科目的另一特性就是其應用性,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點,將課堂教學結合生活實際,鼓勵學生用數學意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數列”的教學中,數列在高中數學中屬于比較枯燥的一個章節,主要是發現數字和數字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很多學生對于這類概念性的數學內容并不感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數列結合到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互動。比如例題:有一種零存整取的儲蓄項目,它是每月某日存入一筆相同的金額,這是零存;到一定時期到期,可以提出全部本金及利息,這是整取。它的本利和公式如下:本利和=每期存入金額×[存期+ 存期×(存期+1)×利率]。若每月初存入100元,月利率為5.1‰,則到第12月底的本利和是多少?這就是等差數列的實際利息問題,存款儲蓄是單利計息,若存入金額為A,月利率為P,則n個月后的利息是nAP。本利和。當A=100,P=5.1‰,n=12時,本利和=100×(12+12×13×5.1‰)=1239.78(元)。這樣的實際的貸款利息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這也是為互動教學提供的有利素材。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自主性,是一項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運用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師生情感,采用小組討論互動,讓學生取長補短,最后善于利用生活實際問題為互動教學提供有效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