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 花 麗
開發作業資源,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 花 麗
生活處處有數學,相信對于數學的重要性,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在當前的小學教育階段,大家對小學生的數學教育也越發重視。數學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更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小學數學的作業資源一直是教育界頗為關注的問題,它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也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注重對作業內容和形式的科學設計,將會大幅度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開發作業資源,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呢?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直是我們最為基礎的作業資源。在教材中有鮮活的案例、基礎性的作業以及一些相關的學習引導。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幼小,對于數學的認知程度不高,接受新知識時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首先要考慮教材上的作業資源,教材是最貼近小學生知識水平的資源。
將教材的內容合理利用,是對教材的尊重,也是培養小學生數學基礎能力的有效方式。四年級數學下冊的教材上,有一節關于求多邊形內角和的內容,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個預習的作業,引導學生們將教材上的內容先通讀一遍。通過閱讀教材,學生們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矩形的內角和是360°,一個矩形可以分為兩個三角形,也可以算出內角和是360°。然后依次將五邊形、六邊形各分成幾個三角形之后,發現分成的三角形的個數都比多邊形的邊數少2,分成幾個三角形就有幾個180°,于是多邊形內角和為:(n - 2)×180°(n大于等于3)。利用這個公式可以方便地算出多邊形內角和了。通過對教材資源的開發,學生們可以明白多邊形的內角和可以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推算出來。
利用教材開發作業資源是一種基礎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旨在讓學生對該過程有更加清晰的印象。從簡單的問題想起,有序思考,是探索規律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例題也好、練習也罷,都是基于小學生的認知程度設立的,全面利用教材資源,對小學生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有著巨大的幫助,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益處。
如果說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材資源是基礎,那么課外資源就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延伸。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時,開發作業資源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其中,開發課外資源是豐富學生想象力,拓寬學生思維邏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發課外資源進行有效的作業設計,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應用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開發利用的課外資源,如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中,有這樣的一道題: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滿。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教師在進行這個問題的講解之前,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個課外作業,將720毫升的水進行分杯裝,目的不在于精確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而在于讓學生們體會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生活中會遇到許多與數學相關的問題,都需要我們自己解決。教師在平時教學時注意課外作業的布置,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講一舉多得。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只要教師做好足夠的引導,引導學生善于開發生活中的數學資源,就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開發課外作業資源,是拓寬小學生眼界的方式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作業一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環節,積極開發課外的作業資源,是當前教育模式下較為流行的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只要我們有善于發現的眼睛,就可以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習課本知識固然重要,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更加重要。
教材中的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課外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實踐應用能力,這些能力對于數學作業來講都只能算是前期能力。那么,什么是后期能力呢?在這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所謂的“后期能力”,指的是對于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有自覺糾正能力。后期能力的開發,需要學生對錯題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對錯題進行收集和處理。
收集和處理錯題的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們明白自己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不足,又可以時刻督促學生下次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下面的練習:7×5÷7×5、125-125÷5,結果有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7×5÷7×5=1、125-125÷5=0。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小學生受到了思維定式的干擾。這時,就可以引導小學生將自己的錯題收集在錯題本上,并標明原因:為什么會發生這種錯誤?這樣一來,可以對錯題進行一個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告誡小學生們不要害怕麻煩,現在做的工作是后續學習的臺階,以便日后進行更好的學習。除了要收集和整理錯題之外,還要經常翻閱錯題,時刻提示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有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頻繁地犯同一種錯誤。合理地開發作業中的錯題資源,有利于培養小學生認真做作業的態度和意識。在對錯題資源進行開發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配合以獎懲制度,激勵學生自我發現錯誤并積極改正。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將學生的這種錯誤作為一種資源,因勢利導,正確、巧妙地加以利用,使學生盡可能地減少錯誤,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錯題資源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多得的一種寶貴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切勿粗暴對待學生學習進程中的錯誤,只要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潛心研究,善待教學過程中每一種可以當作作業的資源并合理利用,一定能將學生學習中的錯誤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從而真正凸顯其在學生學習中的積極作用,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方面起到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從而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