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靖江市馬橋鎮中心小學 沈麗萍
小學數學課堂“數學角”的教學體會
江蘇省靖江市馬橋鎮中心小學 沈麗萍
就小學數學而言,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還處于較弱的階段,要想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在數學課堂中思考和探究數學問題,教師就必須要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將教材內容與數學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數學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們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受數學與學習數學,進而學會如何在數學課堂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本篇文章將從數學課堂“數學角”的教學體會出發,希望文章中涉及的一些教學策略能為更多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帶來實質參考價值。
小學數學;數學角;實踐活動;數學體驗
“數學角”指的是教師們根據數學課堂學習內容的需要為學生們創建的一個教師學習據點,通過有針對性的活動學習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在本篇文章中,“數學角”泛指的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所舉辦的種種數學學習活動。由于小學生們天性活潑好動,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靜不下心來長時間地聽教師講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便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狀態舉辦合適的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夠帶著濃烈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望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進而不斷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小學生們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前,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接受了開放式的啟蒙教育,這種開放式的教育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們在學習中展開積極的思考和探索。所以當學生們在步入了小學階段的學習之后,一時間是很難適應小學階段繁重的學習狀態的。為了使學生們能夠在一開始便愛上數學學科,并養成自覺學習數學、積極探索數學知識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們落實一些有效教學實踐活動,以此勾起學生們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散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大力推動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尋找寶藏”的實踐活動來勾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在班級中放置很多小紙條,小紙條里寫的都是寶藏的線索,接著教師要把學生們平均分配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們根據教師所給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進而找到正確的位置并打開紙條,每一張紙條里都含有不同的線索,只有最先集齊五張紙條的小組才有機會獲得寶藏。通過這樣游戲式的實踐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斷鞏固自身對該內容的學習。
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發散自身邏輯思維的過程,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最大的禁忌就是過多地給學生們灌輸學習知識,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懶于思考,最終嚴重阻礙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學會利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對學生們展開針對性的數學訓練,以此不斷鍛煉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了“小數乘法”這一章節的內容之后,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們完成教材內的課后練習題之外,還要給學生們“舉一反三”地仿出一些類似的運算題目,通過改動題目中小數點的位置或者是數字等方式來為學生們創設出類似的題型,以此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們對同一題型展開解答,使學生們在解題的過程中不斷消化和鞏固該種題型,在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我們的現實生活,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可以看見數學的影子,不管是在家里、市場上或者是賣場里,我們都可以運用到數學的運算,可以說數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小學生們由于年齡較小,在認知和學習上都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便可以通過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們展開數學學習,學生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知識展開積極的思考和探究,進而不斷發散學生們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們能夠從生活中獲取數學學習知識,又通過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合理地應用出去,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章節的內容之后,為了能夠鞏固學生們這一章節的學習,教師可以舉辦“征集生活中的圓柱和圓錐體”活動,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3~5個圓柱和圓錐,這樣學生們便會根據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仔細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同學們不難發現:雨傘的傘尖是圓錐體、圣誕帽的帽尖是圓錐體、家中的燈管是圓柱體、媽媽種花的花瓶是圓柱體等等。這樣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不但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對知識展開探索,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不斷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通過尋找的物體來不斷加深學生們對圓柱和圓錐的理解。
總而言之,數學課堂教學不應該是木訥、呆板的,教師要學會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出發,為學生們舉辦更多適合當前學習情況的數學實踐活動,以此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在活動中展開有效的思考和探索,進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并在最大程度上推動學生們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
[1]徐斌艷.“現實數學教育”中基于情境性問題的教學模式分析[J].外國教育資料,2000-4.
[2]孔企平.近年來國際數學課程改革的若干趨勢[J].外國教育資料,2000-6.